駐館藝術家 駐館藝術家支持青年藝術創作,成為創作能量匯集交流的聚合地,從創作到製作給予藝術工作者全方位的支持,是臺中國家歌劇院的重要任務之一。駐館藝術家以歌劇院資源為後盾,得以專心創作;同時,也成為歌劇院與民眾連結的角色,藉座談、工作坊、劇場導覽、校園講座、演出等活動,讓大眾更能體驗藝術。 本計畫特別感謝NTT藝友會 駐館藝術家介紹2023-2024 駐館藝術家 2021-2022 駐館藝術家 2019-2020 駐館藝術家2017-2018 駐館藝術家訊息公告【甄選結果】歌劇院2023-2024「駐館藝術家甄選計畫」 | 入選名單公布【甄選訊息】歌劇院2023-2024「駐館藝術家甄選計畫」 | 即日起收件至8月31日【甄選結果】歌劇院2021-2022「駐館藝術家甄選計畫」 | 入選名單公布【甄選訊息】歌劇院2021-2022「駐館藝術家甄選計畫」|即日起收件至5月31日 2021─2022年駐館藝術家【2022年駐館創作】9/23-9/25楊乃璇《Je suis en forme》我的老派,我的派對│中劇院8/3-8/7周曼農《偵探學》│大劇院6/11-6/12林孟寰《熱帶天使》│中劇院5/14-5/15鄭伊里《感質》│中劇院【2022年推廣計畫】歌劇院駐館藝術家楊乃璇 工作坊身體迷路的人請過來:限時限「動」肢體開發工作坊時間7╱18(一)14:00—16:00地點歌劇院角落沙龍及1樓公共空間講者楊乃璇、林擎天、沈樂、林素蓮、張堅豪、陳逸恩內容本工作坊將從基礎的呼吸與身體延展練習開始暖身,循序漸進透過「動作」,感受不同部位肌肉與關節給予的回饋。此時此刻,沒有任何「醜」的動作。比起「美」──能放開思緒、用心感受當下,正視自己更重要,這是一個沒有年齡與背景限制的場域,期待與楊乃璇攜手完成於歌劇院的限時舞蹈風景!了解更多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周曼農 講座作為漫遊和棲居的劇場時間6╱26(日)14:00─16:00地點角落沙龍講者周曼農、秦嘉嫄內容當劇場再也沒有舞台與觀眾席的劃分,虛構空間和現實之間的界限變得流動且不穩定,劇場╱表演的意義及觀演體驗產生了何種本質的變化?不斷遊牧的形式是否仍該尋找歸屬、讓劇場各種元素得以棲息安居?本次講座戲劇學者秦嘉嫄將分享國內外沉浸式與遊走式的劇場作品,並且透過淺顯易懂的理論分析,對作品進行深度剖析;周曼農則以作品案例、自身觀察及體驗,介紹她歷年來不同類型的創作,在彼此交流中撞擊對劇場空間的無限想像。了解更多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周曼農 講座那些年,讓我們又愛又恨的偵探時間5╱22(日)14:00─16:00地點角落沙龍講者周曼農、王嘉明內容本次講座特別邀請劇場鬼才導演王嘉明共同對談,從我們的記憶和情感中那些無法割捨,橫跨東西方,又愛又恨的知名大偵探們開始談起,進行一場穿梭記憶、戲劇、動漫等不同領域的交流分享,討論與偵探相關的哲學、時代變遷、風尚等文化意涵。了解更多歌劇院駐館藝術家鄭伊里《感質》工作坊由肢體音樂性與表演性裝置認識自我時間4╱23(六)第一場13:00─15:00;第二場15:30─17:30地點角落沙龍講者鄭伊里、雷雅涵、羅翡翠內容鄭伊里特別規劃2場工作坊,藉由不同裝置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質地差異性;藉由聲音與肢體的引導練習,打開肢體音樂性的感知,進而觀察自我與他人本質上的差異性,認識自我並欣賞他人。了解更多【2021年推廣計畫】編舞家 楊乃璇5/9《一日編舞家》1/22-1/24及5/7-5/9《舞喔!跳出去!》舞蹈創意發想工作坊跨領域藝術家 周曼農5/15、7/18 樂齡寫作/創作工作坊—擴延寫作1 8/14─8/15 青少年寫作/創作工作坊─擴延寫作29/4 當代展演中的「沉浸」與「參與」講座編劇 林孟寰音樂劇《熱帶天使》6/27 音樂劇《熱帶天使》:從文學到戲劇、音樂的創作旅程現代音樂作曲家 鄭伊里9/1《觸覺質地與即時電聲》視障者聲音工作坊2019─2020年駐館藝術家新媒體藝術家 王連晟《無光風景》5/17 │歌劇院FB及YouTube線上直播插畫創作者 包大山《RUN》8/28-8/30 │小劇場新媒體藝術家 莊志維《一起散步In The Process》8/20-9/20│忘我廳編劇 林孟寰音樂劇《熱帶天使》 11/07 當文學遇上音樂劇─《熱帶天使》創作分享│角落沙龍 12/30 音樂劇《熱帶天使》讀劇音樂會│小劇場 2017─2018年駐館藝術家5/19-5/20布拉瑞揚.帕格勒法《路吶》│中劇院本作品獲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 11/24-11/25顏寧志《照妖鏡》│小劇場12/15-12/16王靖惇《XY事件簿》│中劇院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