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夏日放/FUN時光—2023-2024 #PLAYGROUND音像藝術徵件青年創作計畫
2024/07/02(二)~2024/09/08(日)
臺中國家歌劇院在大劇院二樓前廳的獨特19米高曲牆空間施展魔法,以沉浸式投影打造光影樂園。如光之詩篇,勾勒出無數奇幻瞬間—「光之曲幕 T.A.P. Project」,自2020年起,成為國內外創作者探索光影無垠的創意空間,更被視為挑戰技術極限的里程碑,每一件作品都是藝術與科技交融的呈現,已吸引了80萬人次的駐足凝視。
2024夏日放/FUN時光—2023-24#PLAYGROUND音像藝術徵件青年創作計畫,以#PLAYGROUND為主題,甄選四組藝術團隊揮灑無限想像,創造超越日常的視聽遊樂場。
本計畫獲113年文化部「推動文化產業淨零轉型」補助。
展覽資訊: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2樓大劇院前廳
展期|2024/7/2(二)-9/8(日),週一休館
場次|17:30、19:00,總長約21分鐘
注意事項:
※歡迎於現場自由遊走觀賞,為避免危險,請勿攀爬曲牆。
※如遇「大劇院演出」、「場館例行維護工程作業」,將調整播放場次,敬請留意「播放場次資訊」。
※本場館保留節目播映異動權。
《類人》
以AI 演算刻鑿出建築內在生命,在曲幕壁面上展現幾何結構、有機生長、似人非人的浮雕巨觀,在複音音樂聲中將視覺感受蔓延,營造形體在有序無序間流動的特異美感,如同從孩童視角仰望世界,靜態雕塑透過想像力逐漸擴展,進入感官遊樂園般的奇妙空間。
視覺創作/黃偉
聲音創作/莊勝凱
專案經理/劉東昱
《息》
傳奇性的地景藝術伉儷Christo & Jeanne-Claude,經常利用尼龍布的質感,包裹建築或自然的地景雕塑,以醒目的裝置侵入觀眾對常景的感知。其作品形象成為《息》的靈感來源,結合計畫主題#PLAYGROUND,將歌劇院建築內部擬作想像的遊樂場,帶領觀眾透過感官,開啟一場跳脫日常框架的感知運動——
影像作為一簾瞬息萬變的長帳,覆蓋在建築內部的凹曲壁面之上,如同魔術師揭開道具布,變換劇院的材質與聲響:斑駁的牆面、涼爽的麻紗、緊繃的橡膠、鮮紅的器官跳動、煙火般的粒子迸發。《息》,在影像、聲音與建築成為一體的吐納之間,觀眾得以與光之曲幕一起回到自己的呼吸裡,並穿梭其中。
蘇卡達
由何育葦、汪碧茹、陳重佑、葉雅婷組成,於2020年開始合作、2021年成立SUKADA蘇卡達團隊,將「空間」視為「新媒體」藝術中,與影像、聲音甚或其他媒體同樣重要之媒體,謹慎地看待空間本⾝具備的質性與訊息,試圖從實體空間延展,透過影像 空間、聲音空間的符號及體感,重新審視該時該地的空間意義,並且在每一次的演出中與不同領域的專業合作,使團隊的創作脈絡有各種的發展及可能性。
影像設計/何育葦、汪碧茹、葉雅婷
聲音設計/陳重佑
《夏日x微觀遊樂場》
夏日是微觀生物活動頻繁的季節,它們在土壤、水體和空氣中繁衍生息,為生命創造了一個充滿活力的遊樂場。透過微觀的視角去探索生命體從生長、繁殖到消逝的過程,穿越樹林、穿梭細胞壁,悠遊在微觀生物的世界,揭開神秘而絢麗多彩的微觀宇宙。這個夏天,讓我們沉浸在微觀生物的遊樂派對,共同感受微小生命在大自然中展現出的壯麗和奇妙。
趨光影像
擅長舞台、展演、演唱會視訊、數位展覽、數位體驗相關內容製作等,藉整合不同領域元素,將藝術創作和科技媒體相互融合。曾參與多項重要舞台視覺計劃,包括《五月天 - 諾亞方舟10周年進化復刻限定演唱會》、《張惠妹 ASMR》演唱會的舞台視覺呈現,以及《李宗盛 - 有歌之年演唱會》舞台視覺統籌等多項大型活動。
藝術總監/吳翔政
技術總監/吳宗杰
設計執行/連婕羽
專案執行/魏采頤
《夏日幻夢》
以魔幻夏日作為出發點,藉由光影的流動作為影像聲音敘事的主角,透過太陽、燈光等光源為空間構築形體、時間、溫度與動態,描繪出視覺世界的各種樣貌,嘗試引領觀眾進入夏日的夢境洞穴之中,開啟一場奇幻之旅,激發更多感官體驗的可能性。
影像設計/趙珮妤、翁子媛
音樂製作/余辰曜
▎光之曲幕 T.A.P. Project
歌劇院將挑高近19米的曲牆結構,打造成一個沉浸式視覺體驗空間,「光之曲幕 T.A.P. Project」代表的是:T(科技/劇場/臺中)、A(藝術/建築/觀眾)、P(投影/演出/玩興)的結合,讓歌劇院這個非典型的劇場空間有更多的想像。
2024夏日放/FUN時光—2023-2024 #PLAYGROUND音像藝術徵件青年創作計畫
科技藝術|展覽
二樓大劇院前廳
每場次約21分鐘
免費
臺中國家歌劇院
※每場約21分鐘。
※歡迎於現場自由坐臥觀賞,為避免危險,請勿攀爬曲牆。
※如遇「大劇院演出」、「場館例行維護工程作業」時將調整播放場次,敬請留意「播放場次資訊」。
※本場館保留節目播映異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