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站在火山口跳舞—穆貝爾鋼琴獨奏會
11/28(五)19:30
《我們站在火山口跳舞》是奧地利鋼琴家穆貝爾構思與演出的主題性鋼琴獨奏會。節目從20世紀的戰爭陰影與歷史斷裂出發,穿梭於嚴肅與流行的邊界——貝爾格在《伍采克》中解構現實與夢魘的幻聽場景,普羅科菲夫於戰火壓力下書寫內在的拉鋸與矛盾,歐恩斯坦則以音樂刻畫戰場的心理圖像;這些作品與史特勞斯、蓋希文對動盪時代中娛樂與繁華表象的書寫交錯,折射出文明深層的不安與撕裂,構成一場歷史與人性共舞的聲音紀錄。
「在火山口跳舞」這句來自19世紀的隱喻,原是對社會危機中沉溺娛樂的警示。穆貝爾卻選擇在這個歷史語境中重新思索:他以鋼琴為場域,構築出一場嚴肅與流行對位交錯的聲音之舞,召喚我們對現實的敏銳感知與人文回應的可能。
回望歷史現場,或凝視當代社會,即使站在火山口邊緣,許多人——包括音樂家——仍以創造之姿,回應崩解年代的深刻省思。鋼琴家的演奏,不只是詮釋作品,更是穿越時代裂縫的行動,透過聲音召喚人與人之間的共感與理解。
音樂會節目由一系列「嚴肅╳流行」的對位組曲構成,每組曲目皆由一首描寫戰爭、苦難或歷史斷裂的嚴肅作品,與一首當代或歷史上廣受歡迎的流行音樂並列交錯:
• 貝爾格的《伍采克》鋼琴改編,對映史特勞斯的歡愉波卡舞曲
• 普羅科菲夫戰時奏鳴,與哈察都里安的《假面舞會》旋律交會
• 歐恩斯坦描寫戰場詩篇,與蓋希文的爵士練習曲對話
• 最終以拉威爾《圓舞曲》的幻象總結,既擁抱舞曲的華麗,也映照出文明失序的深淵
本場音樂會是一場跨越歷史與風格的聲音思辯——在琴鍵之間交錯出一個世紀來人類面對破碎與重生的回聲。在混亂與危機的時代,音樂提醒我們:即使身處火山之上,仍能以舞蹈的姿態,擁抱脆弱、堅持溫柔,找回對未來的希望與想像
貝爾格(費曼改編):3首鋼琴曲,選自歌劇《伍采克》
約翰.史特勞斯二世(舒爾霍夫改編):《蝙蝠波卡舞曲》、《撥弦波卡舞曲》
哈察都量(艾許派改編):圓舞曲,選自《假面舞會組曲》
普羅高菲夫:降 B 大調第八號鋼琴奏鳴曲,作品 84
歐恩斯坦:《1917 詩篇》,作品 41
蓋希文(懷爾德改編):炫技練習曲三首
拉威爾:《圓舞曲》(鋼琴獨奏版)
鋼琴/穆貝爾 (Albert Mühlböck)
600/800/1000
藝術與開放空間研究室
【購票優惠】
※兩廳院之友(含廳院青)、臺中國家歌劇院會員卡(序曲卡、歌劇院卡、NTT市民卡、藝文市民卡、忘我會員、學生會員)、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會員:享9折優惠
※愛心票: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可享5折優惠(含1名陪同者)
※敬老票:65歲以上長者購票享5折優惠(入場請攜證件備驗)
※團體票:一次購買12張(含)以上享8折優惠
※輸入優惠代碼:享9折優惠
※早鳥票:享8折優惠(10/10截止)
【購票洽詢專線】
※0919-021-646 藝術與開放空間研究室
※本節目演出中同步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