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與活動

節目總覽
《犀牛》 Rhinocéros 《犀牛》 Rhinocéros

《犀牛》 Rhinocéros

11/18(五)19:3011/19(六)19:3011/20(日)14:30

戲劇
中劇院
作品簡介

即使世上只剩下最後一個人,只剩最後一個可以自由思考的人,也「絕不投降」。  —《犀牛》

 

犀牛,是清醒且激烈地,意識傳遞的寓言。  —法國世界報

犀牛是存在的,就是這麼回事。這並不意味什麼,而你是要和大家一樣成為犀牛,還是敢與別人有所不同。  —導演德馬西.莫塔

用現代語彙重新表演經典,在舞台調度上展現個人的風格,給予經典新的意義與能量。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副教授楊莉莉



《犀牛》是一齣寓言劇,也是一齣荒謬劇,是法國導演德瑪西-莫塔對荒謬劇大師尤涅斯柯原著劇本的重新詮釋。本劇於2004年首演,2011年改版後至今已巡演13國家共35座城市。小鎮出現了一頭犀牛,男主角貝朗傑目睹好友尚變成一隻犀牛,爾後身邊小鎮居民逐漸變成犀牛,貝朗傑雖被寂寞與驚駭啃蝕,卻依然無意加入其他人集體爭先恐後、屈服於怪異、毀滅的變形行動……。

德瑪西-莫塔的《犀牛》探索人處於社會的內心焦慮,超越劇情的框架,傳達人生普遍存在的悲劇性主題。



I'm the last man left, and I'm staying that way until the end. I'm not capitulating!

—Quote in Rhinoceros
 

Renowned French director Emmanuel Demarcy-Mota does a marvelous, sleek job reinterpreting Eugène Ionesco's classic absurdist play, Rhinocéros. The show premiered in 2004 and has toured across 35 cities in 13 countries after being revised in 2011. Rhinocéros reveals the struggle of losing one's identity when living in a highly oppressed society, in which people are starting to turn into rhinos one after another. The theme is symbolic of anxiety and loneliness, as well as issues relating to our relationship with the world.

主要人員
影音/劇照
©Jean-Louis Fernandez
©Jean-Louis Fernandez
©Jean-Louis Fernandez
©Jean-Louis Fernandez
創作/製作團隊

原著 尤金.尤涅斯柯 Eugène Ionesco
 

導演 德馬西-莫塔Emmanuel Demarcy-Mota
 

製作團隊 法國巴黎市立劇院Théâtre de la Ville
 

特別感謝 法國藝文推廣署 INSTITUT FRANÇAIS

標題

《犀牛》 Rhinocéros

節目類型

戲劇

演出時間
2016/11/18(五)19:302016/11/19(六)19:302016/11/20(日)14:30
演出場地

中劇院

劇場線上導覽
演出長度

約110分鐘,無中場休息

語言/字幕

法語發音,中文字幕

票價

400/800/1000/1200/1500/2000

贊助單位

指定入住飯店 悅棧酒店

注意事項

※本節目建議14歲以上觀眾觀賞
※演前導聆於每場次演出前半小時舉行

立即購票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