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光故事》江恬儀鋼琴獨奏會CHIANG Tien-yi Piano Recital
02/28(三)19:30
作品簡介
巴赫的《郭德堡變奏曲》是經典中的鉅作,許多的演出場合,卻少見女性鋼琴家的演出,由女性鋼琴家所詮釋的郭德堡變奏曲,是否呈現出不同的省思與韻味?鋼琴家江恬儀這樣解讀:《郭德堡變奏曲》從Aria開頭,經過了三十個變奏之後,到第三十二段沒有樂譜,巴赫只寫了『回到最前面』,但神奇的,沒有一個音符不一樣,結尾回到這段音樂,完全一樣的薩拉邦德舞曲,聽起來卻如此不同!經歷了時光,經歷了三十個變奏所訴說、表達的所有故事與感情,於是同樣的音樂就具備了不同的個性了!這是在巴赫手上所變出的音樂魔術。
同樣的魔術手法,也貫串了蕭邦和李斯特的樂曲。《船歌》是一段迷離的愛情航程,小船駛出時,船上的人的感情和水波一樣漂蕩著,然而隨著時光的進行,兩人之間愈來愈接近,愈來愈濃密,終於爆發出一段sweet abandonment的激情,船搖回來時,他們的關係卻已經被故事徹底改變了。《第四號敘事曲》和蕭邦所有敘事曲一樣,都由一段悠遠的音樂開頭,指涉古遠的,史詩般的時間。蕩氣迴腸的故事在那樣的時間中開展,逐漸地,故事離我們變得愈來愈近,終至故事裡的情感淹沒了一切,甚至淹沒了時間,超越了特定時間。
在虛構的《奧柏曼山谷》中,李斯特用音樂刻劃了人的孤獨,每一段音樂都像是揭露了孤獨的一個面向,在自然與時光中逐步散開,和蕭邦的敘事曲走了相反方向,這首樂曲從永恆的自然出發,一步步走向特定的、有限的時光...
演出曲目
巴赫:《郭德堡變奏曲》J.S. Bach: “Goldberg Variations”蕭邦:《船歌》、《第四號敘事曲》F. Chopin: “Barcarolle”, Op. 60, “Ballade” No.4, Op.52李斯特:〈奧柏曼山谷〉, 選自《巡禮之年-瑞士》F. Litzt: “Vallée d'Obermann” from Années de pèlerinage - I. Suisse主要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