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與活動

節目總覽
風馳電掣—陳必先2025鋼琴獨奏會 風馳電掣—陳必先2025鋼琴獨奏會

風馳電掣—陳必先2025鋼琴獨奏會

04/02(三)19:30

音樂
中劇院
立即購票
作品簡介

陳必先1950年出生於臺灣,5歲開始學習鋼琴,9歲獲准為第一位以音樂資賦優異兒童身分出國深造。隔年進入科隆音樂學院,受教於史密特-紐豪斯 (Hans Otto Schmidt-Neuhaus)、史托克豪森 (Karlheinz Stockhausen)。之後她陸續接受雷格拉夫 (Hans Leygraf)、肯普夫 (Wilhelm Kempff)、阿勞 (Claudio Arrau)、安達 (Geza Anda),以及尼可萊耶娃 (Tatjana Nikolajewa) 的指導。陳必先1972年6月參加比利時布魯塞爾伊莉莎白大賽得獎,同年9月獲得ARD國際大賽首獎,1977年在鹿特丹國際荀貝格大賽獲得首獎,1980年在華盛頓國際巴赫大賽獲得首獎。1983年起陳必先應邀擔任科隆音樂學院鋼琴教授,2004年起於弗萊堡音樂大學任教,並且定居德國。

陳必先受邀在倫敦、柏林、慕尼黑、蘇黎世、阿姆斯特丹、東京、南美、波士頓、聖地牙哥、北京、上海、廣州等地演出,並且和世界一流的著名樂團合作,包括英國皇家愛樂管弦樂團、倫敦交響樂團、BBC英國廣播交響樂團、蘇格蘭室內樂團、阿姆斯特丹大會堂交響樂團、蘇黎世室內樂團、蘇黎世音樂廳管弦樂團、日本NHK交響樂團。

在與布列茲 (Pierre Boulez)、史托克豪森、庫塔克、卡特 (Elliot Carter) 等作曲家的頻繁合作之下,陳必先對當代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她與許多現代作曲家合作拍攝紀錄片,包括由法國龐畢度聲學暨音樂研究協調學會 (IRCAM) 所拍攝、布列茲《符號》(Notations) 首演的準備過程,還有在紀錄片《黑與白》中演奏卡特《鋼琴大鍵琴與兩個室內樂團的雙協奏曲》。ARTE於2014年在奇美博物館的協助下製作紀錄片《稻田裡的音符》,也提及陳必先對臺灣音樂生活所扮演之先鋒角色。陳必先頻繁受邀於多瑙興根音樂節 (Donaueschingen Festival),於2010年首演哈斯 (Georg Friedrich Haas)《有限的近似》(limited approximation),對當代作品極具開創性之貢獻。 

演出曲目

巴赫:D大調第四號組曲,作品828
布列茲:第三號鋼琴奏鳴曲
貝爾格:鋼琴奏鳴曲,作品1
德布西:第9、10、11號練習曲,選自12首練習曲,作品136
貝多芬:C小調第32號鋼琴奏鳴曲,作品111

創作/製作團隊

鋼琴/陳必先

標題

風馳電掣—陳必先2025鋼琴獨奏會

節目類型

音樂

演出時間
2025/04/02(三)19:30
演出場地

中劇院

劇場線上導覽
票價

500/800/1200/1600/2000

舉辦單位

鵬博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購票說明

※兩廳院會員、臺中國家歌劇院會員卡(序曲卡、歌劇院卡、NTT市民卡、藝文市民卡、忘我會員)、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會員:享9折優惠
※團體票:單一場次一次購買10張以上享85折優惠
※愛心票: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可享5折優惠(含1名陪同者)

【購票洽詢專線】
※(02)2941-2155 鵬博藝術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項

※建議7歲以上觀眾觀賞

立即購票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