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瀑》薩克斯風與擊樂的異想世界
03/29(六)19:30
繼2022、2023年的《拾音.時音》計畫後,拾音人樂集於2025年春天挑戰把薩克斯風與不同樂器的當代音樂語言媒合,特別邀請國內知名NanaFormosa擊樂二重奏共同演出《音瀑》,融合劇場元素的燈光、影像及舞台,以音樂表達的聲響作為基底設計,透過薩克斯風、擊樂和其他樂器的語言相互對話,激盪並延伸20世紀後更加豐富且多元的音樂語彙,交織帶領觀眾進入當代音樂作品的「異想世界」。
20世紀中後期作曲家們,嘗試從音樂裡找尋更多聲音本身可以傳遞的媒介,音列主義(Serialism)與頻譜主義(Spectralism)的音樂語言問世之後,聲音的想像與聽者之間的連結已不同於過往在和聲進行主導下的聽覺與情緒感受。《音瀑》也將以此為主軸,利用聲音中本身所具備的聯覺特質:色彩、動靜、噪音、細膩等,與不同演出空間的相互效應引領聽者進入屬於他們自我意識流的無限想像世界。
別出心裁安排的曲目,法國現今頻譜音樂大師菲利普.勒胡(Philippe Leroux)的三首樂曲《天地人》、《氣息》與《SPP》做為引子,不拘泥於過往和聲或制式樂句的結構,讓頻譜聲響打開聽眾對音樂的想像,同時與燈光、影像進行同步共創,讓音樂的想像從聽覺延伸至視覺乃至於空間感的延續。以及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Toshio Hosokawa)的《給華爾特:拱橋之歌II》將音樂語言從延續性的頻譜聲響轉換為分離式架構,在聲響動靜間帶入法國作曲家馬塔隆(Matin Matalon)與比利時作曲家余艾爾(Philippe Hurel)利用噪音、音列與當代藍調爵士素材交織的兩部作品《前奏曲與藍調》及《腐蝕定位》。
菲利普.勒胡:《天地人》給高音薩克斯風與預置鋼琴、《氣息》給高音薩克斯風、鐵琴與馬林巴琴、《SPP》給高音薩克斯風與鋼琴
細川俊夫:《給華爾特:拱橋之歌Ⅱ》給高音薩克斯風、擊樂與鋼琴
馬丁.馬塔隆:《前奏曲與藍調》給中音薩克斯風、擊樂與低音大提琴
菲利普.余艾爾:《腐蝕定位》給中音薩克斯風、電吉他、擊樂與鋼琴
演出人員
薩克斯風|顧鈞豪
鋼琴|陳怡安
擊樂|張育瑛、鄭雅心
低音提琴|蔡歆婕
電吉他|劉阜平
製作團隊
藝術總監、製作人|顧鈞豪
行政企劃統籌|YANG YaoChun
行銷統籌|梁組琦
舞台監督|陳百彥
舞台設計|黃申全
聲響技術指導暨統籌|廖惇根
燈光設計|鄧振威
影像設計|陳譽陞
燈光影像技術支援|聚光工作坊
1200
主辦單位|拾音人樂集
協辦單位|那娜擊樂二重奏
【購票優惠】
※兩廳院之友、臺中國家歌劇院會員卡(序曲卡、歌劇院卡、NTT市民卡、藝文市民卡、忘我會員)、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會員:享9折優惠
※愛心票: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可享5折優惠(含1名陪同者)
※敬老票:65歲以上長者購票享5折優惠(入場請攜證件備驗)
※折扣優惠:享8折優惠(輸入優惠代碼)
※早鳥票:享65折優惠(1/31 23:59截止)
※青年席位:席次有限,售完為止。(入場請攜證件備驗)
【購票洽詢專線】
※0953-282323拾音人樂集
※建議6歲以上觀眾觀賞
※本節目演出中同步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