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天民俗技藝團年度製作《大肚王朝》臺中花都藝術季系列節目
11/03(五)19:3011/04(六)14:3011/04(六)19:3011/05(日)14:30
「揹祖公」是拍瀑拉族裔一度中斷失憶的過年祭儀之一,讓族人空手揹於後,象徵背起祖靈回家,包含「抖田」歡慶到悲愴「牽田」、「喚祖公」、「揹祖公」到「飼祖公」、「送祖公」等儀式,如此斷裂記憶傳承是遠古流傳抑或是在歷史過程中留下來對平埔祖靈追思的一種方式,已然難以考證。
製作「大肚王朝」就如背負祖靈的重量,整個製作過程中採集平舖族各族的文字、聲音、影像史料,旁敲側擊的還原重編拍瀑拉遠古的聲音與身體,透過鼓聲與身體靈魂的律動傳達一種創作與傳承的可能性,九天試圖為觀眾揹起一場貫穿古今對話,靈魂傾訴表達對土地情懷的傳承,將遠古的靈魂帶回家。
以鼓樂或打擊形式,具有祭祀、驅邪、樂舞、示警、指揮、戰爭等諸多功能流傳至今。透過編曲轟隆之聲劃過四百多年歷史溯本歸源,要說的是血脈早已開枝散葉,無論歷史洪流如何慘烈沈重,藉由鼓樂營造遠古史詩般的氛圍,沁入每個身為台灣人的一部分,原來早已融合在血脈之中不分你我。
人類舞蹈最早形式源於部落儀式中巫師祭拜神靈所跳的舞,而所謂舞蹈指的是透過身體展現動作的形式與風格。遠古祖靈的呼喊,傳承大肚王國歷史興衰的歷程,來自大肚王遙遠的糜糜之聲,為了延續子孫苟延殘喘的妥協,為了族群尊嚴幾近滅族,一聲聲吶喊透過身體展現傳來人藉由舞蹈反應自我情感和人與人、人與靈或人與神的對話,對於以舞蹈抽象表達靈魂的溝通與傳達靈魂的情緒,肢體是靈魂的低語,擺動一段段被遺忘的歷史,舞出感動與尊重族群的延續。
製作人/許振榮
藝術顧問/林茂賢
藝術總監暨執行導演/許懷文
副團長/陳世旻、李光正
行政經理/陳冠瑩
行政助理/鄭筱萱、張書閩
動作編排/林宜瑾
鼓樂總監/曾德偉
音樂設計/曾韻芳
舞台設計/林仕倫
燈光設計/吳柏寬
影像設計/王奕盛
服裝設計/陳玟良
平面設計/李國漢
舞台監督/李瑋倩
演出人員/王大偉、余家豐、吳瑞元、周于耀、林宜瑾、林健平、馬光震、許懷文、許尚玲、許尚茹、陳世旻、陳冠瑩、陳俊銘、陳代雯、陳恩綺、黃林芷柔、彭子玲、陳仕豪、游文賓、葉喚軍、蔡坤穎、劉俊德、潘靜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