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適運算時代的親密性 北歐野獸舞團 《奪愛最終回》

我們常說數位科技為 21 世紀的人類生活展開新頁,社群媒體更改變了傳統的人際互動模式,但究竟有哪些變化、影響有多深遠?北歐年輕編舞家諾拉‧漢努拉(Noora Hannula)透過系列創作以舞蹈與肢體表現,探索網路社群平台所帶來的衝擊。

/ 王柏偉 圖片提供 /The Nordic Beasts

諾拉漢努拉(Noora Hannula),活躍於北歐的舞者暨編舞家,2012年出道隨即在隔年以《白噪音》 Whitenoise 贏得比利時安特衛普 Toneelhuis 劇院The Best Original Solo Dancer 比賽「最佳舞者」的殊榮。她不僅建立、推廣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奔跑的野獸」表演訓練課 程,還創立「北歐野獸」(The Nordic Beasts)舞團,以強烈的視覺風格、不滲入過多情緒的編舞方式、與對於數位時代諸多現象的關切,拓展新的舞蹈型態、創建相關的國際交流及連結平台。

透過舞蹈思考跨個體的關係

雖然諾拉漢努拉開始創作迄今不到十年,但她敏銳地捕捉到這個世代使用科技所帶動的社會狀態。在早期的雙人舞獲獎作品《買我的城市》Buy My City 中,藉由簡單的對話與動作形式,她展現了不同的城市功能區位,與個體使 用方式之間所產生的可能落差,凸顯了不同於集體性設想下的個體樣態。或許正是在這種集體與個體間落差的狀況下,在面對不同集體間的差異,甚至個體間立場截然不同時,語言已經無法承擔溝通的責任,所以在2015年的《挑 戰》Utmaningar 中,漢努拉發展了一套肢體表現系統,帶領現場觀眾設想不同的情境,找尋語言之外,一套由身體所創造的形象性或接觸式的溝通方案。

恰恰是從這個基本的問題出發,她意識到舞蹈不是單純的藝術表現方式,而是生活中時時刻刻發生的人際關係的重新思考,這除了讓她開始發展「奔跑的野獸」肢體訓練課程之外,也讓她重新審視人際關係中身體動態發展的基本結構。

在以非洲班圖語命名的《信任》IMANI,漢努拉在意的是人際互動中,引發互動可能性的基礎──信任。她與體操選手延伸了跳馬、翻滾與蹦床等許多基本體操動作,透過跨個體信任關係的嘗試與傳遞,建立起個體之間及群體性的信任與肢體溝通模式。

社群媒體上 人際關係模式的改變

2017 年,漢努拉發現社群媒體的廣泛使用對這個時代人際互動影響十分深遠,便開始系列性地透過舞蹈與肢體表現, 探索社群媒體平台所帶來的衝擊。迄今「社群媒體系列」 SoMe)有 3 件作品,分別是2016年的《喀喳自拍,20231 個讚》Snap Me 20231 LIKES2017 年的《團火》The Whole Fire 2019 年的《沒有能力者出現的時代》The Era of No Talent Rising

《喀喳自拍,20231 個讚》談的是自拍與按讚的連結關係,漢努拉與創作夥伴、舞者 Pietar Kaerki 各自在社交平台上建立了@ fuck_my_fashion pietaku_kochebi 兩個角色,隨時上傳符合角色的自拍照,並與按讚的線上觀眾積極互動;在舞台上表演時,漢努拉創造了夜店式的空間, 不僅有現場音樂與 VJ式投影,兩位舞者以設定好的角色造型出現,展現為符合形象而刻意製造的動作,以及後製編輯設計自我形象的操作。透過這個作品,展現編舞家對於「按讚數量」與自拍衝動的反思,以及這個世代在自我設計上的思考與形象建構的產業狀態。

2017 年是芬蘭脫離俄國獨立建國百年,漢努拉在《團火》中,將對資訊時代生活的思考,擴大到國族認同的建構層面;《沒有能力者出現的時代》關心的則是近幾年世界各國都十分關注的假新聞問題。為了促使觀眾反思這個現象,北歐野獸團隊設計了一個明星般的宣傳與走秀活動,利用紀錄性的影像、積極使用社群媒體與符合鏡頭語言的動作設計,將自己塑造成明星,不過,這在螢幕上看起來煞有其事的事件,在現實世界中卻都未曾發生。

「數位愛情」系列三聯作

2018 年以來,漢努拉觀察到資訊時代的親密關係變遷,已經無法不從數位技術的發展來加以思考,於是在「社群媒體」系列之外,啟動了「數位愛情」的系列性探索。對 漢努拉來說,這個時代的親密關係是「建構性的親密性」(constructed intimacy),是一種技術中介的(而且往往是數位媒介技術中介的)親密性建構工程,不只在物質性的層面,愈來愈大幅利用快速方便的 3D 列印技術、小型 動力機械及嵌入式系統來製造新的情趣物件,或者透過 VR(虛擬實境)、AR(擴增實境)等影像技術迅速誘發慾望流動,甚至連親密關係的對象,也從過往無法被取代的人類,因AI人工智慧工程的快速進展,發展出3D虛擬女友或是機器人女友。原本被認為是最私密的、與個人感知最貼近的、幾乎無法被任何物件或技術所取代的親密關係,在數位科技的發展下重新改變了它的疆域。

普適運算世界中的虛實推移

漢努拉敏銳地觀察到的現象,其實是數位網路技術所帶來的諸多改變中的一個環節。2007 年迄今,移動性數位載具如智慧型手機、平板的大量使用,讓馬克維瑟(Mark Weiser)所提倡的普適運算(ubiquitous computing)更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現實建構。恰恰是數位網路技術從個人電腦時代的「線上虛擬世界/離線現實世界」轉變成普適運算時代的「後人類時代」,擴增實境成了我們的日常。「現實」不再分裂成線上與離線兩個世界,相反地,數位網絡的資訊性現實疊加在物理性的日常生活之上,兩者相互交纏觸發,我們幾乎無法再將資訊性的現實從物理性的現實當中抽離開來。

在後人類的擴增實境年代裡,社會場域的結構與人際關係的模態發生了整體性變化,隨數位網路技術的出現,大量資訊流使個人的注意力嚴重超載,造成萊克維茲(Andreas Reckwitz)所謂的「獨異性社會」(society of singularities)。獨異性社會中的親密關係都在社群媒體平台上被熟人、甚至是陌生人所窺視,這些順著各種數位網路技術來到我們身旁的各種關係,無法被擋在外。

漢努拉在《奪愛最終回》浮空投影出虛擬人物「索瑪」, 她與索瑪以「快打旋風」的方式對打,不只閃避索瑪的進攻,還必須還擊;這樣的對打看似虛擬卻又真實不過,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都與各式各樣的數位化身往來對抗。我們在社群媒體上以遠距蒞臨現場、甚至匿名地與 他人親密往來,我們甚至不知道這個「他人」到底還是不是個「人」。這樣一種來自數位網路中介的日常生活之中, 與數位分身之間飽含慾望投射的親密關係,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質。

 

延伸閱讀

2020 NTT-TIFA 北歐野獸舞團《奪愛最終回》

3.27 19:30 

3.28  14:30 19:30 

3.29  14:30

中劇院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