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作為《鯨之嶋》的體驗方式

文/吳岳霖

 

以「臺灣自有的《山海經》」作為思考,運用黑潮、火山、島嶼等元素進行創作的《鯨之嶋》,源於編劇施如芳希冀透過創作表述對「臺灣」的認識。她說:「看起來不大的地理,看起來不長的歷史,其實有相當豐富的皺褶,值得我們探索。臺灣最大的麻煩是不認識自己,如果看清楚你是島,或許就能擺脫孤兒的歷史感,因為海洋的連結如此之強,世上沒有真正的孤島。」(註1)不過,若以「認識臺灣」作為基礎來解讀《鯨之嶋》會是相對挫折的。

 

這個挫折來自創作與觀看間的詭譎悖論——若說《鯨之嶋》意圖提供觀眾理解這座島嶼的路徑,但編劇風格卻寫得相對詩意與抽象,因此在認識不足的狀況下,真能順利進入編劇打造的神話語境?進一步地,編劇也在《鯨之嶋》體現企圖心,在於挑戰思考與認識的迴路。科學認知與神話傳說、人造與自然在《鯨之嶋》裡是混淆且流動的,包含故事線條、Hashtag貼上的科普知識等。其做法趨近於當代發明的神話傳說,確實造成認知的干擾。

 

挫折與干擾的必然存在,卻可以透過《鯨之嶋》所打造的形式,從感官體驗達到另一層面的滿足與享受。

 

在視覺方面,《鯨之嶋》首先在服裝上建置一條美學系統,將代表黑潮的「Kuro」、象徵火山島的「贔屭」等模擬與轉化它們在地理環境的樣態,以相對暗色調的方式轉譯到演員身上,藉此賦予生命。至於,最大的看點在於「偶」的運用,不管是板塊的移動與撞擊、冰河時期的生物化石、鯢兮與鯤兮的悠遊與受控、演員於面具拆卸間的表演等,都在相對幽暗的舞台環境裡,藉由提煉而成的光影變化,如同那孕育萬物的深深海洋,釋放出生命的光源——海有多深沉,偶就隨著潮湧時而冒出浪頭的呼喊、時而潛入深處的靜謐。特別是劇中的「雲豹」(神靈LUKA),從分散到組合,不只是畫面聚散過程的震撼感,更打破我們想像動物偶相對可愛、或是具象的形貌,以想象建構理解脈絡。

攝影:林筱倩

另一方面則是聽覺。一種是整齣戲呈現的語言與腔調,逐漸化為聲響,在劇情之外支撐住全劇的聽覺感受;第二種則是南北管音樂,於舞台上方仿若天音降落,悠悠地引導了《鯨之嶋》的情節與情緒。這兩者其實都源於導演李易修自「超神話系列」以來,對於這兩種元素的操演與統合,並透過演員本身的特質去晃動中間可以消融、或是衝撞的動能,凝鍊成戲中氛圍,而與視覺的接收達到一定程度的互動。

 

抽象的體驗,在《鯨之嶋》的感官製造中召喚刺激,這可能也是我們理解《鯨之嶋》,然後重新認識臺灣、或是自身思考迴路的一種方式。

 

 

1:參見《鯨之嶋》相關新聞稿,皆有相似表述。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