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蟲羽化為鳥,找尋生命的應答 當代傳奇劇場走過35年,吳興國的蛻變人生

文|李玉玲 攝影|吳翛 圖片提供|當代傳奇劇場

 

戲曲界革命了三十多年,去年(2020年),當代傳奇劇場創辦人吳興國啟動退休計畫,預計以六年時間復刻演出經典之作,向熱愛的舞台深深一鞠躬。

經典復刻計畫由改編莎士比亞《李爾王》的獨角戲《李爾在此》打頭陣,今年秋天推出第三號作品《蛻變》,吳興國從《李爾在此》的老國王,搖身一變成為「一隻蟲」。

水墨暈染出迷魅的夢境,沉重的呼吸聲漸行漸近,有著長長觸鬚、鐵甲般背脊的巨大怪蟲,緩慢爬行,大蟲悲嘆:「人道此生修短,蜉蝣誰見,問時間?有情始有懸念,多少留連,問時間?我看眾生艱難,春秋容易,問時間?……」

《蛻變》的怪蟲原型來自卡夫卡小說《變形記》,故事主人翁葛里戈,一夜睡醒,發現自己變成一隻巨大怪蟲,畸形怪狀、恐怖猙獰,嚇到家人、同事和房客,只能閉鎖在自己的房間。有著人的靈魂、蟲的身體的葛里戈,最後絕望地死去。

演過將軍(《慾望城國》)、王子(《王子復仇記》)、國王(《李爾在此》),吳興國卻在201360歲創作《蛻變》,將自己「活」成了蟲。「我不過生日,也沒意識到2013年剛好60歲,演出結束才驚覺:人生已經走過一甲子!」吳興國回想,被《變形記》怪蟲觸動,更多是對於生存的思考,而非年紀。

直面環境險惡,挑戰一人撐起一台戲

2001年,當代傳奇暫停三年後復團,擬了十年演出計畫,莎士比亞、卡夫卡、貝克特的作品都在口袋名單。復團後,環境沒有變好,但吳興國說:「我有衝勁!」沒錢,有沒錢的做法,不再想把戲做大,而是挑戰「一個人可否撐起一台戲」。

2001年復團之作《李爾在此》、2013年《蛻變》,都是吳興國編導演一手包辦的獨角戲,同樣以西方經典為鏡子爬梳自己,提出大哉問:「我是誰?」吳興國說,最大的不同是心境,創作《李爾在此》雖然有「不能再回頭」的決心,面對「唱戲的憑什麼做莎劇」的輕蔑言論,還是忿忿不平。到了《蛻變》,吳興國了悟:人生要為自己而活,如戲裡台詞:「無所謂,不多求,心平氣和。」

創作《蛻變》緣起於一隻毛毛蟲。一日,吳興國無意間發現家中蘭花有了缺角,第二天,又少了一朵,仔細搜尋,花瓣裡藏著一隻毛毛蟲,如翡翠般晶瑩的綠,顏色倒是很嚇人,不過,吳興國「鄙夷」地看著:「和《變形記》有著硬殼的怪蟲相比,你也太『軟弱』了!」

直到蘭花被蠶食殆盡,這才覺得:這隻蟲不容小覷。怕牠餓著會壽終正寢,隨手摘了綠葉餵牠,毛毛蟲不吃,吳興國想:「你的身分很尊貴嗎?非得吃蘭花?」又貢獻了一盆,沒多久,毛毛蟲羽化,飛走了。

「戲曲演員的命運太像卡夫卡筆下的怪蟲,想要討好時代、社會,卻被看成『戲子』,不受尊重。」念復興劇校時,吳興國看到老校長痛心訓斥學長姐:「梨園界如何被看待?和『妓女』沒兩樣!」小小年紀的吳興國立誓:「一定要站起來。」

創作《蛻變》,不願只當卡夫卡的翻譯

吳興國憶起,多年前和妻子林秀偉去法鼓山打禪三,教室後方有尊玉佛,聖嚴法師講課時問學員:「後面那尊是什麼?」全場鴉雀無聲,聖嚴法師又說:「那只是石頭,真正的佛是你自己。」剎時,天靈蓋被重重一擊。2013年創作《蛻變》,萬千思緒湧入:「《變形記》的怪蟲、蠶食蘭花的毛毛蟲、卡夫卡、吳興國,我是誰?我怎麼看自己?」

「我要從頭到尾演一隻蟲嗎?」吳興國不想只當個翻譯者,他把從藝以來積累的十八般武藝京劇、崑曲、現代舞等表演語彙,以〈夢〉、〈醒〉、〈門〉、〈愛〉、〈禁〉、〈飛〉六個段落,演繹葛里戈、卡夫卡、吳興國各自面對的困境。

葛里戈變成怪蟲,被父親嫌棄丟擲蘋果受重傷;卡夫卡現實人生也在父親陰影下成長,後來將內心的畏懼寫成家書;吳興國父親早逝,入行後拜周正榮為師改習老生,卻因理念不合師徒決裂。父愛,對葛里戈、卡夫卡、吳興國,都是難以填補的遺憾,《蛻變》裡〈門〉一段,銘刻著三人渴求父愛的累累傷痕。

以崑曲裊裊唱出的〈愛〉,吳興國反串的不只是葛里戈的妹妹、卡夫卡的情人,更是對母親的孺慕之情。「媽媽是我心中永遠的女神!」吳興國說,雖然,從小住過育幼院,進入劇校坐科,和母親相處時間不多,回憶都是溫暖的,幫母親編辮子,休假回家,母親還要幫已經青春期的他洗澡……,性格剛烈的吳興國,每每說起母親,瞬間變得柔軟而害羞。

「去吧!回到夢裡,找到出口,你就自由了。」

當代傳奇取材的西方經典悲劇多於喜劇,問吳興國:是巧合?或是反映現實人生?他沒多想:「老生,是悲劇的行當,我的人生也是。」單親家庭的成長背景,及至入行演戲,創立劇團,儘管一路顛簸,吳興國不以為苦:「悲劇讓我產生力量。」

「閱讀經典,很多角色的人生更悲慘,就覺得我的人生還不錯。」吳興國感恩,太多貴人相助,他也慶幸:覺得快挺不住了,也曾差點想要拋棄「正宮」劇場,投入「外遇」影視演出的懷抱,最後還是堅持下來。回看68年人生,累積了一些代表作,吳興國驕傲地說:「沒白活。」

COVID-19疫情造成全球浩劫,與病毒共存已成為不得不的日常。有研究者指出,確診者的處境很像《變形記》的葛里戈,被社會孤立、排擠。疫情嚴峻的此刻重演《蛻變》,是要像葛里戈一樣絕望地死去?戲裡,吳興國對蟲,也對自己說:「去吧!回到夢裡,找到出口,你就自由了。」

「我們總說時間不夠,疫情讓所有人天天關在家裡,睜開眼在屋裡,晚上睡覺了還在屋裡,哪兒都去不了,時間夠多了吧!別再找藉口,站起來,走出去。」劇終,怪蟲、卡夫卡、吳興國羽化為鳥,飛向天際,尋找生命各自的答案。

 

《歌劇院時刻》11月號線上看|https://npacntt.tw/n16duz6u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