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巧、熱情且閃耀:國際舞壇的明日之星NDT 2

文/吳孟軒

大概所有愛好表演藝術的觀眾,或多或少都耳聞過荷蘭舞蹈劇場(Nederlands Dans Theater,以下簡稱NDT)的盛名;作為全球著名的當代舞團之一,NDT成立已超過半個世紀,自1959年創立以來,到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總監尤里‧季利安(Jirl Kylian),再至如今的藝術總監艾蜜莉‧莫納(Emily Molnar),NDT總是與世界各地的傑出編舞家合作,每年皆創作出豐富多彩的舞蹈作品,並以極為優秀的舞者群收服觀眾。叫好又叫座的穩定表現,讓NDT在國際舞壇上享有高度的聲譽。

首次來臺的NDT 2,是NDT的延伸:藝術總監季利安於1978年成立了NDT 2,希望培養受過古典芭蕾訓練的年輕當代舞舞者,讓這些有潛力的明日之星有機會磨練,並在晉升到NDT後,能成為全球舞台上閃耀的舞蹈明星。於是,受邀至NDT的合作編舞家,同時也會幫NDT 2編舞,其中不乏在國際上已享盛名的編舞家,例如亞歷山大.艾克曼(Alexander Ekman)、馬可.歌克(Marco Goecke)、瑪麗納.馬斯卡雷爾(Marina Mascarell)。與不同編舞家密集合作的工作模式,讓NDT 2舞者的身體適應力極強,不僅能快速反應與精準詮釋殊異的舞蹈語彙和技巧,也能因應各種編舞方法。這些特質讓NDT 2迅速成名,並以年輕、活力為其招牌,每年舞季NDT 2所推出的巡演節目,大概堪稱舞蹈界的Apple產品發表會,是眾所矚目的盛事。

此次演出的節目組合,是由編舞家克莉絲朵.派特(Crystal Pite)的《救援的10首二重奏》(Ten Duets on a Theme of Rescue)率先登場。來自加拿大的派特,原是一名優秀的舞者,曾與當代知名編舞家威廉.佛賽(William Forsythe)合作,並深受佛賽的身體系統和即興技巧影響。派特從1990年代開始展露編舞才能,不僅曾為巴黎歌劇院舞團(The Paris Opera Ballet)、英國皇家芭蕾舞團(The Royal Ballet)、法蘭克福芭蕾舞團(Ballett Frankfurt)等知名舞團合作,她也在溫哥華創立基德皮沃舞團(Kidd Pivot),並從2008年起受邀擔任NDT客席編舞家至今。然而,是NDT常客的她,卻到2023年才首次與NDT 2合作,《救援的10首二重奏》,便是雙方的初次見面。

臺灣觀眾對派特的認識,多是來自2018年的《愛與痛的練習曲》、2019年的《各自表述》、2023年的《欽差大臣》,此三個饒富戲劇性與敘事性的舞作,皆有著鮮明的角色形象與情緒張力。然而,在《救援的10首二重奏》裡,派特透過極簡的形式,展現她在抽象動作編排上的深厚功力:5位舞者、10段短篇雙人舞,在空無一物的舞台上,舞者僅與音樂相依。在不帶角色、不具情節、持續流轉的細膩動作裡,派特徐徐地鋪排出親密關係裡的溫柔、衝突與失落,並在力量的張弛收放裡,詮釋「救援」裡的拉扯與曖昧,透過動作與動作的疊加與消長,呈現出層次豐富的情感和內在世界。

 

接續的節目是由編舞家愛德華.克魯格(Edward Clug)所創作的《集群效應》(Cluster)。出生於羅馬尼雅的克魯格,年輕時為了逃避羅馬尼亞領導人尼古拉.西奧塞古(Nicolae Ceaușescu)的共產主義專制政權,決定報考克盧日-納波卡(Cluj-Napoca)的國立芭蕾舞蹈學院,畢業後便於斯洛維尼亞國家劇院擔任芭蕾獨舞表演者,並在短短四年後,成為該舞團的藝術總監。在那之後,他逐漸以編舞作品在國際打響知名度,除了參與具代表性的美國雅各枕舞蹈節(Jacob’s Pillow Dance Festival)、首爾國際舞蹈節外,也曾多次受邀為斯圖加特芭蕾舞團(Stuttgart Ballet)、蘇黎世芭蕾舞團(Zurich Ballet)創作新作,同時更是各大舞蹈獎項的獲獎常客。

自2015年與NDT首次合作並大獲好評後,克魯格於2016年開始與NDT 2合作,《集群效應》則是他於2022年為NDT 2量身打造的全新作品。從舞作的一開始,觀眾便很難不注意到六位舞者在身型上的懸殊差異,克魯格巧妙地運用舞者們在身高與骨架上的不同比例,以各種身體線條和角度的組合,在極簡音樂的節奏中,打造出動態的平面構圖和幾何造型。事實上,在古典芭蕾的動作裡,已存在許多大小不一的三角形、圓形和線條,著名的美國編舞家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便是擅於將古典芭蕾的幾何造型予以凹折、延展並賦予律動感,而《集群效應》也有著這樣的況味,專注呈現身體造型的種種趣味與可能。

 

本次的壓軸節目,則是編舞家納達夫.澤爾納(Nadav Zelner)的《睡前故事》(Bedtime story)。來自以色列的澤爾納,可謂是近年歐洲舞壇的新起之秀,年僅三十一歲的他,已為享譽國際的巴西瓦舞團(Batsheva Dance Company)編過舞,也曾為高蒂耶舞蹈團(Gauthier Dance Company)、聖加倫劇院(St.Gallen Theater)、史坦尼拉夫斯基芭蕾舞團(Stanislavsky Ballet)等創作新作。熱愛電影的他,更時常在Youtube發表他所創作的舞蹈短片,這些影片不僅色彩繽紛且風格強烈,且總以碎裂律動雜揉著街舞、流行舞蹈和當代舞蹈的動作語彙,讓人感到奔放不羈且辨識度極高。

《睡前故事》澤爾納首次與NDT 2合作,兩者之間無疑產生了絕佳的化學作用:澤爾納將兒時夢境作為創作主題,並使用北非與阿拉伯的音樂,13位身著黑衣的舞者,便在強烈且快速的擊鼓節奏中,以飽滿且繁複的動作,從獨舞、雙人舞到群舞,逐漸勾勒出蛇、恐懼、躁動、捉弄、愛戀的迅速交錯和疊影。NDT 2舞者所具備的爆發力與敏捷度,在此作得以全然發揮,他們跳躍、奔跑、靈巧卻又鬆弛,俏皮地如同夢裡的精靈,也詭譎地像是一千零一夜的神話角色,與前兩支舞作所呈現的優雅和流暢,更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歐美舞評以「兼具熱情與細節」、「令人振奮」形容此作,而在這酣暢淋漓的結尾當中,觀眾或許更能感受到,舞蹈其實毋需敘事、毋需情節、毋需議題的妝點,光是身體的線條、節奏、律動與造型,已能帶來無窮的趣味。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