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樂團、經典作品

文/蔡永凱(東海大學音樂系專任助理教授)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的崛起歷史,具有相當特殊的背景。

大約從文藝復興開始,現今的東德地區就盛行所謂「城市吹鼓手」制度,由市政府聘請音樂家擔任慶典、活動之音樂展演。然而就在貿易繁盛、商賈聚集的萊比錫,卻有一群商人感於這些專業音樂家應有更好的舞台發揮,出資協助籌辦系列音樂會。其場地先選在私人府邸,之後轉至客棧。然而隨著規模擴大,原有場地已不敷使用,於1780年後取得一座供布商存放布料的倉庫大樓,將其上層改建為音樂廳,「布商大廈管絃樂團」這個特殊的名稱,沿用至今,紀錄這段有趣的歷史。

©Eric Kemnitz, 2021

相對於其他樂團,布商大廈樂團在人士選用及曲目選擇上都更具彈性、更能甩開包袱,其中讓樂團最感榮譽的是他們的獨具慧眼,提供許多傑出作品的首演機會。例如孟德爾頌因厭倦柏林的官僚習氣,選擇來到萊比錫。他在擔任樂團總監的同時,勵精圖治,除了讓指揮成為音樂詮釋上的主導,也安排了眾多作品的首演,除了他自己的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之外,最讓後人感激的,為採納舒曼建議,為當時已逝世的舒伯特進行其《偉大》交響曲首演,除了讓這部經典之作免於被遺忘,也讓樂壇重新認知舒伯特在藝術歌曲之外的貢獻。

 

透過孟德爾頌的改造,躍居於頂尖行列的布商大廈樂團自然也吸引眾多傑出的指揮家與之合作。

在孟德爾頌後,十九世紀後半大衛、希勒、賈德、萊乃克,到廿世紀初的尼基許、福特萬格勒、華爾特等人,都是音樂史中熟悉的名稱。東德時期,「布商大廈樂團」雖然暫時失去國際舞台,卻幸而因封閉的環境而能保持著由十八世紀肇建的德式聲響。隨著共黨垮台,兩德統一,在馬索赴紐約後,「布商大廈樂團」也進入新的紀元,樂團挑選的繼任指揮,不難看出樂團的自覺及野心:瑞典籍的布隆斯泰特為廿世紀後半新客觀主義風格的代表人物;義大利的夏伊則提供了歌劇、現代音樂等豐富經驗。

©Marco Borggreve, 2018

而這次即將隨樂團來台的尼爾森斯則出身拉脫維亞里加。里加位於波羅的海沿岸,歷史上長期受德語政權統治,之後則成為蘇聯之一部份,在音樂上等同融合了北歐、德奧、及俄式血脈。如此多元性,對尼爾森斯的成功歷程上有絕對的影響。此外,不同於大部份的指揮家多半專精於鍵盤或絃樂演奏,尼爾森斯也曾是拉脫維亞國家歌劇院管絃樂團的小號演奏員。熟悉銅管效果的他,在處理浪漫晚期至廿世紀初期的音樂,如理查・史特勞斯、布魯克納、史特拉汶斯基等人的音樂時,特別駕輕就熟,既能保持絃樂及木管的透明織體,讓銅管適時、收放自如地施展其效果。這樣的專長,讓尼爾森斯成為現今最具爆發力的樂團指揮之一,也獨立於近幾年講究客觀、冷靜、細膩的主流風潮中。

 

從萊比錫布商大廈樂團每次世界巡迴演出所安排的曲目裡,也可以看到樂團對光榮歷史的驕傲與珍視。

202311月的四場臺灣巡演裡排出兩場重磅曲目,其中,1110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即將聽到華格納加上布魯克納,讓人不禁為之振奮。由於布商大廈樂團也擔任萊比錫歌劇院的樂團,華格納的《崔斯坦與伊索德》為其常備劇目,特別其前奏曲及〈愛之死〉之選段,同時考驗絃樂演奏主旋律時的情感濃度、及隱含之下填充聲響的驅動力,這也是樂團始終的強項。

至於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則標誌了另一個輝煌傳統。歷史第一次布魯克納交響曲全集演出,就是由「布商大廈樂團」在1919/1920樂季由尼基許帶領完成,而樂團至今,也完成了三次布魯克納全集錄音,從馬索、布隆斯泰特至剛完成的尼爾森斯。不同的世代,也映照出不同階段的樂團演奏風格。至於新時代的尼爾森斯如何化解布魯克納如苦行般的漫長、解放布魯克納深藏的掙扎與渴望?在綿長的旋律及澎湃的和絃間,尼爾森斯帶領的萊比錫布商大廈樂團,讓聽眾持續感受經典的旺盛生命力,來自經典樂團、也來自經典作品。

 

2023 NTT遇見巨人—安德里斯.尼爾森斯與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11/10(五)19:30大劇院

購票請上OPENTIX售票系統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