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台灣,我們何其有幸,能看到這個時代最前衛的「電影」。
文/無影無蹤
年底的臺灣,我們何其有幸,將能看到這個時代最前衛的「電影」。
©Seunghyuk Park, Courtesy of MMCA
猶記前幾年曾經觀賞研究電影史的權威名家馬克.庫辛思(Mark Cousins)執導的《電影的故事:新世代 The Story of Film: A New Generation》(2021),他列出了他所認為的新世代電影樣貌,而其中特別被他點名的兩位亞洲導演,一位是蔡明亮,一位是阿比查邦(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而他舉出的蔡明亮之作,不是傳統電影,而是VR電影《家在蘭若寺》(2017)。
庫辛思認為這部作品完美體現了VR電影的獨特美學,戴上頭顯的體驗者無論選擇何種視角觀賞,都能感受到作品的脈動。確實,最適合以VR呈現的創作,不是那種頻頻切換鏡頭的傳統敘事作品,而是要真正帶來「沉浸感」的作品,而最能完美駕馭這種創作形式的導演,我想除了蔡明亮,就是阿比查邦了。
©Theater Commons Tokyo '24 photo Shun Sato
結果沒想到阿比查邦真的投入了VR創作,其作品《與太陽對話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Sun》還要在臺灣展出了!
了解VR電影的朋友都知道,它非常仰賴合適的體驗環境,如此才能讓感官完全進入創作者的設計之中。
能夠得到現場體驗的機會,真的是非常幸福,無疑是人生可能僅有一次的機會。更不用說,音樂還是由已故日本名家坂本龍一操刀。在這次作品之中,體驗者將進入一個洞穴、影像的子宮(這是阿比查邦本人的形容),觀察太陽的軌跡,以及它投下的陰影。這是對影像的歌頌,帶領我們重新審視生命最原初的型態。
©Hervé Véronèse
2025 NTT遇見巨人—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與太陽對話》(VR)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Sun (VR)阿比查邦╳坂本龍一,共構生命最幽微的凝視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得主阿比查邦,首部VR作品11/21(五)-11/23(日) 中劇院
了解更多:https://npacntt.tw/n09nIFj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