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廬山對望的情懷 催生臺中世界級地標

麗明營造董事長 吳春山

文|葉亞薇 攝影|林峻永 照片提供|吳春山、臺中國家歌劇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以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悟出哲理。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就像詩人與廬山的相遇對望,建築與藝術交會的美善,化為雋永的盛宴。

拎著近10個「春拌麵」紅禮袋,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一現身,紅通通的臉上掛著親和笑容,有如鄰家大叔關照每個人,幾乎讓人忘了他是來歌劇院做客受訪。或許是源自彰化員林百果山上務農人家的敦樸DNA,吳春山總是多一股傻勁、多一份擔待。在「自己的歌劇院自己蓋」豪語背後,有太多的艱鉅。儘管如此,他仍攬下被國際譽為「不可能實現的紙上建築」,讓伊東豊雄最前衛的設計美學真實落地,成為屹立臺中、世界9大建築地標。


吳春山,麗明營造董事長、麗明建設董事長。麗明營造以樹立業界典範為目標,重要作品:臺中國家歌劇院、臺中市政府新市政大樓、高雄展覽館、南投中臺灣產業創新研發專區、嘉義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等。
 

打斷手骨顛倒勇! 從茫然撞牆到破解曲牆

「就是戇戇(gōng-gōng,呆傻)來做!我有信念,透過創意和能力的加乘,伊東先生設計得出來,我一定蓋得出來。」5度發包流標、明知穩賠不賺,日本營造廠、臺北上市櫃營造大廠紛紛退卻,身為營造公司負責人,吳春山與團隊再三評估,甚至回到故鄉的廟宇擲筊,請神明指點迷津,內心的掙扎與糾結前所未有,他回憶往事,歷歷在目。多方遊說下,吳春山與成立15年的麗明營造,一如唐吉訶德般,騎著瘦馬、衝向風車,投入不可能的任務。其中,最為艱鉅的曲牆結構,主體沒有梁柱,卻要能抵抗強震,營造團隊不斷打破經驗、推翻自己,終於研發出全球首創的專利工法(珠牙螺桿工法),兼具美觀實用。從茫然撞牆期,到破解工程密碼,關關難過關關過,吳春山以「打斷手骨顛倒勇」形容團隊的堅毅韌性,正是成功的關鍵。

興建過程百轉千迴。如今,吳春山儼然從催生者轉為「歌劇院粉」。在他眼中的歌劇院,永遠有從未見過的奇幻片刻,內涵豐富,千變萬化,處處有寶藏。「歌劇院真的是滿美妙的,引進多元表演節目,為觀眾打開不一樣的視野,經營得多麼好!」事實上,除了營造本業,吳春山遊藝攝影、歌唱、散文,出版多本文集,還在歌劇院的大劇院舉辦過慈善演唱會;他喜愛明華園歌仔戲、綠光劇團《再會吧北投》,也贊助表演藝術,67歲對世界仍充滿好奇與活力。

說起歌劇院的美好,只見吳春山取出一支iPhone「獻寶」──展示拍了數千張的歌劇院相片,其捕捉光影與色彩的視角,頗具蒙太奇的魔幻感,功力可謂「被建築耽誤的攝影家」!這些作品曾以百變歌劇院為題在臺中榮總展出,收納歌劇院四季晨昏之美,以及各期光之曲牆」的藝術之美,「早上去公司前散步經過,晚上睡不著也去看看它,或站在場館窗邊看行人,或在曲牆涵洞的蜿蜒處轉身……」這是吳春山對歌劇院「我見青山多嫵媚」的鍾情。

 

邁向30  持續創造城市建築奇蹟

吳春山與「史上最難蓋的建築」的交鋒,造就麗明營造發展的新里程。「公司10年始成企業、20年領先群倫、30年史上留名。」吳春山引用日本皇帽株式會社創辦人鑑山秀三郎名言,道出麗明營造邁向30年的願景。

麗明營造創立於1994年,第一個10年遇上金融風暴,靠著蓋大賣場度過難關,站穩腳步;第二個10年則承攬臺中市政府、臺中國家歌劇院等大營造案,升級核心能力與品牌信譽。尤其歌劇院一案,吳春山說,麗明雖然付出很多,卻擁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比方,學習日本嚴謹的做事方法;舉世矚目的設計案吸引數以萬計的人參訪,為麗明打開知名度,更有企業主動邀請承攬,讓麗明晉升為業界領導品牌之一。而今,麗明營造實踐堅守建築本業,邁向零碳營建」的永續願景,多次獲得獎項肯定,以綠色營造助低碳城市前進。

2024年,吳春山再次挺身而出,標下8度流標、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設計的「臺中巨蛋」,為臺中打造奧運級的綜合多功能大型室內場館,預計2030年完工;其圓型建築造型的複雜設計,主體建築跨距極大,鋼構佔比高,又是一次高難度挑戰。吳春山說,建造歌劇院所累積的經驗,讓他有信心,「巴黎鐵塔、雪梨歌劇院、巴塞隆納的聖家堂……城市的偉大建築,都是人們不斷突破的成果。我相信,每個年代都有新的智慧,創造更多的奇蹟!」這是吳春山「見山又是山」的哲學,無論建築或人生,望向遠山,堅定前行。

回歸自然麗明營造完成「不可能的紙上建築」,讓歌劇院成為屹立臺中的世界地標。
回歸自然吳春山捕捉歌劇院的光影、色彩,頗具蒙太奇的迷幻。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