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愛Netflix不愛劇場?你需要來點《晝夜切分點》

文/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執行長 魏琬容

 

影像是即時生成的,音樂是現場演奏的,活生生地看見舞蹈、音樂與影像的應對進退,感覺就像第一次看見滿山螢火蟲,真實在眼前閃閃發光,將令你終生難忘。

 

每當我懷疑劇場的時候,老天就會派一個作品來指點我,這一次我遇上的是《晝夜切分點》。

《晝夜切分點》的作品法文名稱Équinoxe,字面上意思為「白天和黑夜等長」,以aequus 「平等的」跟 nox「夜晚」組成,這字看來陌生,其實,在臺灣有一個更熟悉的說法,那就是「春分」與「秋分」;春分與秋分之日,太陽直射赤道,黑夜與白天長度一樣。中文的「春分」與「秋分」明確的指出是白天占上風或是黑夜佔上風—春分後就是白天變長,秋分後就是黑夜變長,但是,光看字面Équinoxe僅僅能知道「這是二分點」,無從知道是春分或秋分,就像Sister這字,只知道是姊妹,無從得知是姊姊或妹妹。

而主創團隊M&B雙人在捕捉的,就是這一刻。在這一刻,黑夜與白天相等,下一刻,也許是白天變長,也許是黑夜變長,都有可能,因為未來的變化無人能知,瞬間即逝的一刻值得捕捉。但問題來了,這些用文字闡述容易,卻要怎麼放在舞台上?

《晝夜切分點》用四面屏幕隔出一個立方體,四面都可以投影,立方體旁四位樂手分據一角,當中站著一位舞者,當她起舞,音樂、投影與動作以極度的精準切合,雖然是獨舞,但音樂是向外的、投影也是向外的,所有的光與力都朝外無限延伸,因此這一個人,所呈現的並不是像「一個人關在房間中的孤寂」,相反的,《晝夜切分點》讓人連想到無垠太空。

豪華禮車樂團(Limousine)的音樂提供了作品最關鍵的空間感,低音的鋪墊與鼓點節奏,帶來浩瀚無垠的感覺,時不時又有薩克斯風的旋律,可見這個無垠太空,不是渺無人煙的,是有人類存在的。音樂像星空鋪墊展開,音樂像馬車拉著我前進,我瞬間有了新的領悟,啊原來《晝夜切分點》的「切」字,不只是動詞,也是狀聲詞,那是「嘈嘈切切錯雜彈」的切,是形容輕重樂器喧響交錯。

M&B雙人組由 Claire Bardainne 跟 Adrien Mondot組成,Claire Bardainne以平面設計、舞台設計起家,Adrien Mondot則有資訊工程與雜技雙重背景,M&B雙人組的作品常常把身體放在影像之中,以「追求超越舞台的時間與空間」為目標。因此,《晝夜切分點》舞蹈與影像的搭配也相當絕妙,舞者一抬手,光點就退去,舞者一振臂,光圈瞬間落下來,這馬上令我想起武俠小說的內力絕高者,摘葉飛花,彈指可傷人,幼時我時常幻想內力高強是什麼樣子,如今我在這個作品中看到了,舞者一發力,周圍的力場皆隨之震動。

人類天性喜歡盯著發光物體,因此當舞者與投影一同在台上表演,觀眾下意識總盯著影像,影像可以快速變化,而肉身再快也快不過影像。如何讓舞者跟牆壁一樣大的投影具有同等份量?《晝夜切分點》再次採用一個很武俠的手法—以慢馭快,以實馭虛,當影像加快,舞者反而放緩,當影像變化紛紛,舞者反而凝定,以慢馭快需要極高的技巧,舞者梶原暁子(Akiko Kajihara)無疑做到了。

在視覺上,演出通篇是白色的光,沒有多餘色彩,這純白色光,一方面呼應了Équinoxe晝夜切分的意思,同時也讓畫面顯得俐落。影像是即時生成的,音樂是現場演奏的,活生生地看見舞蹈、音樂與影像的應對進退,感覺就像第一次看見滿山螢火蟲,真實在眼前閃閃發光,將令你終生難忘。

Netflix當道,我們為什麼還要進劇場?《晝夜切分點》給我頗大的啟發。當一切精準到讓你信誓旦旦說「這一定是預錄的啦」,演出後卻發現「天啊,所有東西竟然是現場即時生成」,不免猛然醒悟,這就是劇場無可取代之處,一切活生生在你眼前發生,這一切需要多少時間反覆的細緻修正,才能達到如此精準的程度,於是你會佩服創作者的才華與毅力,也再度體悟到劇場的現場魅力。我想,看完《晝夜切分點》,短時間內我不會再懷疑劇場了,謝啦老天。


2024 NTT Arts NOVA M&B雙人組╳豪華禮車樂團《晝夜切分點》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