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一個 超越愛情的瞬間 ── 專訪演員「文太裕」

在《光的來信》裡飾演「鄭世勛」一角,文太裕在受訪時也連帶地展現這個角色的性格,不溫不火,卻又一絲不苟,他惜字如金,小心翼翼地看著訪綱上的問題回答字句,像是深怕答錯題、給錯了答案。

文太裕説,世勛這個角色是非常內向、害羞的,「他是個喜愛文字的小朋友,渴望能被理解,卻又口拙,不知道要怎麼樣表現自己的想法,他在海鎮老師的作品裡,讀到了共鳴,在還沒見到老師本人,就先愛上了老師,但那種愛的情感,卻是比愛還要深刻,一種超越愛情的情感,彷彿這個世界上少了海鎮老師的文字,就不值得期待了,我是用這種強烈的情感詮釋這個角色。」

如同文太裕所言,即使是這樣情感強烈的角色,但是表現出來的卻是風平浪靜,這樣的衝突感,讓世勛的性格更顯深層。有一場戲是世勛想要毀掉自己的左手,希望不要再以這隻手寫信,文太裕説,「這是一段內在情感非常複雜的戲,世勛因為對海鎮老師有一些責任在,無法再繼續放縱自己的任性,因此選擇這種強烈的手段表達,這很難透過言語形容,我只能以情感表現我的感受。」

每個人都應該要有面對人生的勇氣

編劇韓在恩說,《光的來信》是一齣青春成長戲,文太裕也這麼認為,「這個角色從一開始對於文學的喜愛,對心儀作者的傾心,到一度要自我毀滅的狀態,都是很強烈的情節發展。但成長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每個人要改變人生時,都必須要勇敢,那樣的勇敢,很可能是對外的,也可能是內在的自我衝撞。」

文太裕提及,他最喜歡劇中的一首歌〈當我死去時〉,「每當世勛唱完這首歌,就像是有一種釋放,這樣的釋放,反而帶給他向前走的勇氣。我在唱這首歌時,也會隨著當天的心境、演出場次不同,情感的累積會不太一樣,但有一個主軸精神,那就是我想要唱出世勛的成長感,讓觀眾接收到這件事情。」

文太裕3

隨時戴口罩 只求最佳狀態

文太裕是電影系學生,不是歌手出生,但是他對音樂劇演員這項工作非常敬業,「作為一名演員,一旦正式登場,就不應該愧對觀眾,我把歌唱視為演戲的一環,因為歌曲裡面有角色的心境,歌詞也是主角獨白的呈現,我會透過演技,詮釋歌曲情感。」

為了唱好歌,文太裕還特地找老師學習,「聲帶裡有許多肌肉要維持好,才能有好的狀態,管理喉嚨、管理免疫力都是我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平時除了吃健康食品,只要稍微有一點感冒跡象,我也會馬上看醫生,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我是音樂劇演員,絕對不能讓自己的喉嚨出什麼差錯,平常日也會盡量戴口罩,杜絕過敏和傳染。」

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演出,但有激發成長動能的真情

即使是這麼面面俱到、照料自身狀態的文太裕也明白一個道理,就是世間沒有真正完美的演出,「每一次上台都是無比新鮮的,我們都不知道觀眾會有什麼反應、回饋。雖然沒有完美的舞台演出,但表演藝術最珍貴的一點是觀眾的熱情回應,演員們都能感到心滿意足,像是有些國外的觀眾還會特地來韓國看音樂劇,這就是展現了他們對戲的肯定和熱愛。」

文太裕說,世勛對海鎮老師的情感,是超越生死,也超越愛情的,「那樣的超越正是回歸到人與人之間,最為純粹的欣賞和互動;這樣的情感一旦出現質變,就會促成一切改變。我自己非常期待觀眾可以理解到這一個層面,那種珍貴的情懷,有時能帶給別人成長的力量,世勛就是最好的例子。」

文太裕2

延伸閱讀



採訪側寫

在前輩金鐘九一同受訪時,文太裕才稍稍卸下心防,談論他的觀點,世勛這個角色對文太裕而言,是拘謹且自持的,他說音樂劇的魔幻之處在於,經常會在舞台上被劇情一再感動,這都是來自觀眾和身旁演員給予的陪伴與回饋。

文太裕個人檔案

1984 年出生,畢業於慶熙大學戲劇與電影系,曾受過電影與表演訓練,音樂劇資歷11 年,近年除了《光的來信》,另一齣《光焰奏鳴曲》也很受到觀眾喜愛。

文太裕演出場次:

8.17〈Fri〉19:30 ∣8.18〈Sat〉14:30 ∣8.18〈Sat〉19:30 ∣ 8.19〈Sun〉14:30 15

1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