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神秘黑箱去旅行

文|梁雅婷(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專案經理)
圖|林家棟
旅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必備物,像是萬用收納包、陪睡的伴入眠的娃娃、怎麼用都順手的毛巾等;當劇場演出準備移動到不同地點的時候,最不可或缺的旅行裝備,就是堅固不怕碰撞的「瑞克箱(Rack Case)」。
一齣劇場作品正式首演之後,經常接續安排在其他場地劇場演出,讓不同城市的觀眾可以欣賞,一般稱為「巡迴演出」,甚至有可能跨越國界,就像是旅行一般;臺灣的觀眾,可以欣賞到百老匯音樂劇、華格納歌劇等,都是透過巡迴演出的機制進行。
打包與裝車,準備上舞台
當一個製作在排練場完成排練完畢、準備前往劇院正式演出,首先,所有在正式演出需要使用的設備及物品,必須先運用氣泡布等防護材質「打包」、「裝箱」、搬運上貨車「裝車」,送往劇院。而演出團隊在劇院工作的時程相當緊湊,數個技術部門需要同時使用同一個空間工作,於是進劇場前的打包與裝車順序,影響著劇場工作效率。技術夥伴必定徹底利用瑞克箱內每一分個空間,仔細規劃分類與思考擺放邏輯,並製作清楚的「打包說明」貼在箱上,讓後續的巡演工作更加順利運作。小歌發現,劇場有許多收納達人,想必也是因為這樣的工作長期訓練出來的。
首演之後的巡迴演出更是偌大的工程,不僅代表整個演出團隊的移動,所有硬體設備及器材如燈光、音響及舞台布景、道具、服裝,甚至戲偶等,都要清點、造冊、打包,運送至下一個劇場重現。如何不遺漏且有系統、安全地將演出所有物品運送抵達,相當挑戰製作團隊的經驗與智慧。
「神秘黑箱」就像是劇場裡的寶可夢精靈球
出門旅行,為了減輕移動的負擔,經常會用有輪子的行李箱裝載行囊,一個好用、耐推的行李箱,是不可或缺的裝備。在劇場,這樣的角色也很重要,小歌經常看著到歌劇院演出的表演團隊,當貨車抵達劇場卸貨口、進劇場工作第一步就是從貨車上卸下一個個由銀閃閃的鋁料包邊的神祕黑箱子,箱底裝裝有輪子,方便工作人員移動厚沉重的箱體,這就是巡演好夥伴─瑞克箱。瑞克箱依可以裝載音響、燈光、道具等體積規格不一的器材與物件可以量身打造;這些厚實堅固的箱體像變形金剛,可以往上開開、往側開開邊、或三面打開,有些瑞克箱箱內鋪有厚厚的高密度海綿,確保設備在運往劇場的途中,不受搬運與撞擊損害。
當工作人員從瑞克箱取出演出所需的道具器材後,箱子還可以靈活運用,因為穩固、可堆疊的質材,當底輪踩上剎車,瑞克箱搖身變為穩固的音響與燈光控制台底座,也可以拿來陳列小道具方便演出人員使用,或甚至前台的展示架等。多規格的瑞克箱,在演出期間,像是魔術方塊般存在,靈活機動地運用在舞台後台與演出前台劇場的各個角落。
演出結束,再度拆解移動
演出結束,舞台所有器材及布景道具等,都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拆卸完成並撤場、將空間復原。所有的器材、道具,再度拆解,細心包上保護材,有條理地收納進各個瑞克箱中,將劇場恢復為原來的樣貌。為了下一次巡演能夠順利找到每樣物品,裝箱以前,工作夥伴必定先詳讀箱子上面貼的打包說明,有清楚的照片解說、或是趣味的手繪漫畫示意;怎麼拆擺的訣竅都寫在裡面,像是:「腳一定要先拆下來」、「最大的暴走兔要放最上面哦」、「記得取出拿下電池!」才能準確無誤的執行打包工作,從打包說明中窺見每樣道具的私趣味命名,是後台團隊工作特有的默契與趣味。待所有收納、清潔工作結束,劇場內只剩下一個個瑞克箱,整齊排隊準備裝車,直到此時、技術人員才能夠稍稍鬆口氣,代表這次工作即將告一段落。
這就是一個演出的旅行,需要高度的分工與合作才能夠完成,如果不是小歌在劇場直擊,實在很難想像舞台所呈現的一切,如何在極為緊湊的時間完成,而演出結束、再移動至另一個劇場重新上演。而堅實的黑色瑞克箱,絕對是每一個演出團隊,完成巡演任務不可或缺的好夥伴!
更多精彩文章:https://wenk.in/ntt11c1v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