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慕如 譯心譯意只為你

沒說出口的翻譯人生

文|蘇晨瑜 攝影|陳書海

每當有國外名人、團體來臺舉辦記者會或粉絲見面會,口譯工作者是很關鍵的角色,完美的口譯能讓活動加分。「如果口譯的表現是10分,有8成來自於事前準備。」長期協助歌劇院的資深日文口譯工作者詹慕如,帶我們一窺翻譯工作的酸甜苦辣。


詹慕如,資深日文自由口筆譯工作者,譯有多部文學作品及劇本,翻譯作品散見推理、文學、設計、童書等各領域,並從事藝文、商務、科技等類型之同步會議及活動口譯。
 

詹慕如回憶剛入行時,因為是菜鳥,有各種突發狀況,譬如客戶不主動提供資料、臨時更換主題,養成了她的應變韌性,以及在日常「隨時打開天線」的習性;例如在小吃店看到電視新聞播報從未聽過的詞彙,詹慕如會下意識地多看兩眼,留意新詞彙,「未來某個場合,有可能會派上用場。」

除了平日累積字彙與知識,客戶的簡報也要事前讀熟讀透。不過,儘管準備工作看似周全,卻還是有許多無法掌控的部分,尤其最害怕的就是觀眾的QA環節,因為無法預期會問什麼,可能會帶到不熟悉的主題。因此,更要事前熟悉講者的背景與最近的研究領域,遇到完全不熟悉的主題,活動前一、兩個月,詹慕如就會開始暖身作業,平時刷臉書也會留心相關主題,或是刻意瀏覽資訊,像是講者過往的訪談影片,就是極好的參考素材。

 

精神高度專注的考驗

由於翻譯是高強度的腦力活動,譯者還要有好體力。「前一晚一定要睡飽!」詹慕如舉例,有些資料事前看不懂,若當天精神非常地專注,就可能在講者述說的當下整合資訊、融會貫通;如果腦筋昏沉沉,就可能錯過重要的細節。

從事口筆譯工作,翻譯小說或劇本也是詹慕如打底累積知識的重要環節,某次她剛好翻譯的小說情節裡提到日本古老的遊戲「組香」,隔兩天陪客戶參加重要午餐會議時,餐盒上竟出現這款遊戲符號,詹慕如當場鎮定地翻譯,內心卻連冒驚嘆號,「好險!前幾天正好翻譯過,不然當場是翻不出來的!」

 

翻譯也能神救援

碰到舞台劇或劇場演出的藝文活動翻譯場合,口譯工作有時輕鬆,有時繁重。遇到「萬能型」的藝術家,會說英文、什麼都可以自己來,詹慕如只需從旁守候,隨時待命;大製作的舞台劇就要奔走全場,到處解決問題。2017年日本原裝音樂劇《死亡筆記本》在歌劇院演出時,整個團隊從日本飛來,出動了7名口譯,有專門負責音響的口譯、負責燈光的口譯及照顧後台的口譯3組,是一次難得的口譯團體戰經驗。

口譯除了講台上要專注聆聽講者的內容,還要擅於察言觀色,隨時注意台下觀眾反應,也要留意主辦單位是否要控制時間,以及應對各種危機處理。例如《死亡筆記本》中使用的旋轉舞台馬達突然故障,眼看幾天後就要演出,這款馬達在日本早已停產,經現場口譯團隊溝通了解狀況後,製作方也立刻協調臺灣代理商進行危機處理。

喜感大師三谷幸喜的舞台劇《變身怪醫》在臺演出時,原本橋段是演員拿著法棍敲打另一名演員,三谷幸喜發現臺灣早餐中的油條,臨時改用臺味的油條代替,口譯團隊轉達導演需求後,工作人員就得幫忙去找炸得酥脆的老油條,果然演出效果令臺灣觀眾驚豔。

圖說

大量的多元閱讀,是詹慕如累積翻譯功力的日常。

圖說

遊走筆譯與口譯之間,詹慕如精進專業,贏得信賴。

翻譯眼中的大明星

翻譯經常得隨侍在大明星與藝術家身旁,詹慕如比一般人更有機會見到名人私底下的一面。例如日本一線女星深津繪里來臺灣時,毫無明星架子,熱愛美食的她,仔細研究美食導覽後,請經紀人買回臺北的油飯、鳳梨酥與鹹豆漿等小吃,在後台細細地品嘗;《死亡筆記本》在歌劇院登場前的記者會,詹慕如正巧碰上重感冒,擔憂喉嚨一咳會一發不可收拾,沒想到飾演L的小池徹平竟拿出喉糖及蜂蜜給詹慕如救急,緩解她的焦慮,展現大明星暖男的一面。

詹慕如現在已是許多主辦單位愛用的資深譯者,對於有趣又刺激的翻譯生涯,詹慕如笑說,「如果那天翻譯的狀態很好,我們會說是翻譯之神降臨了。」遊走在筆譯與口譯之間,詹慕如熱愛翻譯,也活出獨特精采的譯界人生。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U23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