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盪於臺北與哥本哈根之間的水底夢境

文 | 白斐嵐

編輯 | 臺中國家歌劇院

 

我們從尋找雙方差異開始,不知不覺間卻發現彼此是如此相似。 — 卡士柏.道科.帕爾森Kasper Daugård Poulsen


時空旅人帶領,潛進深海夢境

從臺北飛往哥本哈根要16小時,但若你跳入基隆海中,只要一瞬間,就能浮上水面、置身於哥本哈根小美人魚雕像旁──至少《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下方簡稱《光年紀事》)一開始是這麼想像的。這齣由狠主流/狠劇場與丹麥埃爾西諾文化庭院(The Culture Yard)共同參與的創作計畫,以「光年」與「紀事」兩字暗示空間與時間的主題,但在魏雋展(臺灣)與卡士柏.道科.帕爾森(Kasper Daugård Poulsen)(丹麥)兩位時空旅人帶領下,我們卻一同墜入了台上由4D Box技術所打造的幽微記憶,越過線性時空之邊界,潛進深海般的夢境中。

© Carl Emil Carlsen(cec.dk

 

從酒吧閒聊開始的跨國創作計畫

臺北與哥本哈根相遇的故事,要從2013年說起。那年在英國卡地夫舉辦的世界劇場設計展(World Stage Design, WSD),來自丹麥的文化庭院總監暨點擊藝術節(Click Festival)製作人麥可.福克(Mikael Fock)遇見了甫以《空的記憶》抱回大獎的周東彥。「當時我正在做浮空技術相關的工作坊,想要找到某種新的敘事方式來挑戰媒材……我們就這樣聊起了合作的可能」,麥可說。沒多久,酒吧閒聊(是的,是酒吧)不再只是閒聊,演變為兩個團隊所組成的跨國創作計畫,並加入了舞者背景出身、曾參與幾次「要說台詞」的製作但對自己被定義為「演員」依然略感不安的卡士柏(「這是因為我對『演員』這行是很尊敬的」,卡士柏謙虛地說)。

不是16小時,也非瞬間──來自臺灣與丹麥的藝術家花了足足5年,才完成了呈現於2018臺北藝術節的最終版《光年紀事》。「時間」,正是《光年紀事》製作團隊專享的奢侈。「通常在(丹麥)劇場,你大概會有2個月左右的時間排練,接著演出8周,你還得要票房好,要讓作品夠商業」,麥可說。但《光年紀事》並非如此,丹麥團隊與臺灣團隊數度互訪對方城市短期駐村,為要更了解雙方文化;過程中還完成幾次階段呈現,藉著「尚未發展完全」的作品尋找後續方向。舉凡種種,成了麥可口中「如走進了寬敞花園般」令人身心舒暢的工作體驗。


《光年紀事》團隊正在進行創作討論,圖中由左至右為周東彥、麥可.福克、卡勒密爾.卡森。

 

在文化差異中尋找連結

此時你或許會好奇,說了這麼多,《光年紀事》到底是什麼「故事」?別懷疑,這也是創作團隊過去幾年不斷摸索的問題。一開始先從幾個元素延伸想法,如安徒生的《夜鶯》之於西方世界憑空想像的東方、《小美人魚》之於無法流淚的哀傷,或是(根據報導)全球最「快樂」的丹麥之於充滿不快樂新聞的臺灣慢慢的,創作團隊繞著雙方文化差異,最終卻回到彼此如此相似的連結,讓「故事」隨著時間慢慢發酵,藉著兩位表演者自親身經歷灌注的血肉,在東彥與文本統籌詹傑手中成形。台上述說自身故事的兩人,就這麼成了時空旅人,被困在彼此偶有交會的夢中,像是悠遊意識之海的鯨魚,唱著一首最終只有自己聽見的孤寂之歌。

然而,正如夢境往往叫人迷失,如夢般的敘事如何成立,才是團隊的真考驗。著迷於俳句、京劇等亞洲非線性敘事的麥可回憶當初試演時也曾得到不那麼正面的回應:「很美,但看不懂。」還好團隊並未因此退卻,反更積極找尋解決之道:「如夢般的敘事是我們很確定要做的,因為它給了我們嘗試各種可能的自由,但同時我們也得顧慮觀眾感受──就算我們進到鏡子裡的世界,我們也得把鑰匙交給觀眾,讓他們一起進入鏡子裡的世界才行。」而面對新敘事的挑戰(卡士柏稱之為「東彥獨特的詩意」),麥可強調:「只要我們專心致志,關注每個細節,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所有的困惑最終也會化為一完整的故事。

 


© 王鴻駿 WANG Hung-chun

 

4D Box開啟嶄新想像

有趣的是,在如夢般的敘事中所謂「獨特的詩意」,竟是透過文化庭院所發展的4D Box技術所實現的。究竟什麼是「4D Box」呢? 麥可簡單解釋如下:「我們拿一片薄片,像鏡子但視線可以穿透的薄片,以45度角放置在舞臺上……投影在地面上的影像因此反射並顯像於空間中(而非物體表面),營造在空中飄浮的效果。」戴上3D眼鏡,我們眼前所見不只是由即時成像、現場投影等電腦程式所設定的奇觀,更是與「工具/技術」共同摸索而啟動的幻影夢境,而這正是丹麥新媒體藝術家卡勒密爾.卡森(Carl Emil Carlsen )與其新媒與互動設計團隊所致力開發的:


工具往往讓人的思考因循往例,如槌子就得拿來敲釘子,什麼工具就得拿來做什麼事。作為新媒體藝術家,我們得要跳脫工具的目的與原始用途,甚至是創造我們自己的工具,擺脫常規、創作出具有嶄新想像與格局的作品。

 

在這段5年的旅程中,無論是臺北與哥本哈根、或是藝術與科技的跨越,最終都讓我們回歸自身。儘管麥可與卡士柏對於《小美人魚》的故事有著截然不同的想像,卻也同時呼應了類似的追尋:卡士柏相信「童話」是諸如死亡與暴力等「禁忌」的隱喻,而有時我們正需要如此距離,才能接近那並不迷人的「真實」,正如和陌生人透露秘密總是比和身邊人來得容易許多;同時,安徒生童話裡的小美人魚也連結了取自希臘神話的女妖賽蓮(Siren)形象,「就好像在水底引誘著你說出最私密的故事,將你浸淹在回憶裡。」相較於卡士柏的《小美人魚》是潛入自我的內心追尋,麥可則提出了另一種隱喻:「她在那些得不到的事物中尋找快樂,像是愛、像是人類,在徒勞中追尋……最後她只得回返海洋,在自身所屬的世界找到快樂,而不是那些遙不可及的一切。」    

16小時之遙的港口,我們看見了屬於自身的故事;在虛幻的童話,我們看見生命的真理;在冰冷的演算法與座標間,我們看見詩意的敘事。在相異間,我們看見相似面。這是否就是麥可在尋找的非線性敘事?卡勒密爾少有機會經歷的「緩慢」、卡士柏口中「純丹麥演出絕不會出現的」大量情感宣洩,是否也開啟了另一段回返自身的旅程?演出不是終點,這趟跨文化之旅乘著時間之船繼續航行,在開闊星空的座標下破浪前進。

 


 

2022 NTT-TIFA狠劇場《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

演出時間:2022/4/8()20:00

     2022/4/9()14:3020:00

     2022/4/10()14:30

演出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

了解更多👉https://npacntt.tw/n02JruQy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