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我在,不在?》

.片長約25分鐘

委託創作 /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

導演/鄧寶翠

編舞暨舞者/蔣佩杉、林振發

動作共創暨表演者/郭沛珊、龍麗琴、吳敏寶、卓慧玲

音樂與音效設計/錦、劉常慶

主要創作者

導演/鄧寶翠

生命是通過各式各樣的動作彰顯出來。

上了鏈的鐘,因一個推動,如齒輪般推動著滴答滴答的節奏,周而復始為人類計時。人們從張口吸入第一口氣,到吐出最後一口氣,每個身體都在跳動譜寫著他們的生命樂章。我們探索、碰觸、擁抱、相依、抽離、發洩、躲避、聚散...... 人類的肢體語言展現了無以言說的流動。

房子就像我們流動的身體的集體延伸,在狹窄的空間裡承載著我們的悲歡離合。舞蹈短片《我在,不在?》透過一個房子見證生離死別,我們何去何從。

感謝濱海藝術中心華藝節的委約,讓我嘗試拍攝第一部舞蹈短片。除了被指定與舞者蔣佩杉合作,謝謝多位劇場工作者林振發、郭沛珊、卓慧玲、吳敏寶等人拔刀相助參與。這場冒險,集合了影視和劇場工作者的參與,期待探索更多的創作可能性。

鄧寶翠在⾹港⼤學求學,21歲榮獲⾹港中⽂⽂學獎散⽂冠軍,之後在《聯合早報》任職,後來到倫敦主修電影,獲得英國國⽴電影電視學院導演系碩⼠學位。她的學⽣短⽚是⾸部⼊選威尼斯影展的新加坡短⽚。
鄧寶翠的⾸部紀錄長⽚《我們唱著的歌》創下新加坡紀錄⽚的票房記錄,《海峽時報》評選為2015年度最佳影⽚。中國⼈氣影評⼈桃桃淘電影在臺北⾦馬影展觀賞了《我們唱著的歌》也將之列⼊2016年度⼗⼤佳⽚。

編舞暨舞者/蔣佩杉

《 我在,不在?》包含錯綜複雜的情感。作品的靈感源⾃童年的記憶與近期的經歷,⽽在創作過程中被賦予⽣疏的獨⽴新⽣。它挖掘了被歲⽉隱藏的創傷,卻未能尋得安撫與癒合。它試著從創作過程抒發悲傷,然⽽發現有些傷⼜仍無法療癒。它渴望在即將⾯臨拆毀的家留下記憶的痕跡,但無意地抹滅原有的存在。

這過程讓我學習接受⾃⾝⼈性的⽭盾,沒留遺憾。我希望作品能帶引我們發覺⽇常⽣活中易變的疏離與牽絆。

我感謝濱海藝術中⼼團隊⽀持這跨界藝術創作,並珍惜有機會和鄧寶翠,林振發與藝術家團隊探索與重新思考肢體及其表達。

蔣佩杉是⼀位舞蹈藝術家和編舞家。她在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的⽀持下,獲得獎學⾦到倫敦當代舞蹈學院學習當代舞,取得碩⼠學位。
她的創作改編⾃親身經歷,透過對肢體語⾔的探索,遊⾛於現實與想像,置於主觀真實和創意表現之間。她曾受委託為新典現代舞蹈團、舞·微風蕩漾、舞⼈⼆團、Dance In Situ、拉薩爾藝術學院、新加坡管理⼤學和新加坡國⽴⼤學創作作品。她的作品曾在濱海藝術中⼼舞蹈節、M1觸·當代舞蹈節、英國、⾹港等地呈現。

編舞暨舞者/林振發
從純美術⾛⼊劇場和舞蹈,三⼗年來,林振發以跨界藝術⼯作者遊⾛於不同的藝術創作與表演界,從概念構思、跨界創作、劇場與⾮劇場空間、室內與戶外、裝置藝術、設計、表演,到藝術教育拓展分享等。身為新加坡當地專業舞蹈事業推動⼈之⼀,林振發和本地已故舞蹈家陳浩聯合創辦舞蹈多⾯體(1996-2013),並兼任藝術總監,曾獲頒⻘年藝術家獎(2000),南洋藝術學院傑出校友獎(2019)及創業精神獎⼊圍(2004)。他的跨界構思創作與演出作品都不乏突破局限與視覺元素,創作作品和演出也登上了貝爾格萊德國際戲劇節、新加坡藝術節、維也納藝術節、⽇惹亞洲藝術節、紐⻄蘭亞洲節、北京朝陽⽂化館、北京⾸都劇院、泉州海上絲綢之路藝術節、濱海花園開幕和新加坡國慶等舞台。他的跨界創作能⼒也讓他有不少委託創作邀約,合作過的藝術團體與機構包括湘靈⾳樂社、化⽣藝術團、⼗指幫、潮州⼋⾢會館、聯合早報、亞洲⽂明博物館、藝術之家、馬賽地亞洲服裝⼤賽和新傳媒等。近期,林振發參與演出的舞蹈短⽚包括 re:walk/Telok AyerGuide Me。 ⾃2015年開始,林振發加⼊跨⽂化戲劇學院擔任表演肢體訓練導師,同時也致⼒於劇場創作與肢體訓練兼引導⼯作。

動作共創暨表演者/郭沛珊
畢業於新加坡拉薩爾-新航藝術學院表演藝術系。郭沛珊曾參於無數的舞臺劇包括、《哪吒》、《0501》、《漂移》、《後代》、《詠蟹花》、《掌中》、《靈戲》等,也曾到過不同國家巡迴演出。除此之外,她也參與電視劇及電視電影的演出,包括《從維多利亞到宏茂橋》、《回程 667 之柳影袈裟》、《我是孝子》、《爸媽不在家》、《一個小女孩的願望-騰飛的夢想》、《天堂情書之愛是永不止息》 等。

動作共創暨表演者/龍麗琴
龍麗琴於2016年畢業於新加坡藝術學院,之後加入拉薩爾藝術學院舞蹈系,並在2019年取得榮譽學士學位。

她因熱衷於培養年輕舞者而成為舞蹈老師,同時也為了要不斷自我提升而加入舞人二團。

她的舞蹈風格專注於動作間的流動性,並據此繼續發展她的教學法,也希望透過與不同的藝術家合作,拓展她的舞蹈事業。

動作共創暨表演者/吳敏寶

吳敏寶是⼀名劇場⼯作者,參與演出、創作和教學⼯作。參演過的製作包括《她們的秘密》、《四馬路》、《XX神童》、《我要上天的那⼀晚》、⼩問號系列等,以及⾃編自演的獨腳戲《我以為家》、《⼥兒》、《我全部都相信》。另外也曾投⼊實踐演員實驗室的演員訓練,參與作品有《裸畫室》、《從頭開始》及《到此⼀遊》。吳敏寶也致⼒於教導與推廣兒童戲劇教育,在排練、演出、創作和教學的過程中持續探索⾃⼰ 與他⼈/事/物。

動作共創暨表演者/卓慧玲
卓慧玲是⼀名多媒介藝術家,從表演藝術,⾄製作實驗影⽚,台前幕後從事跨領域的藝術創作。她是義大利Jinen Butoh舞踏學校的成員,也是新加坡跨⽂化戲劇學院的校友。

錦/音樂暨音效設計
錦是一位裝置藝術家、音樂家、教育家和大家賴以信任的合作夥伴。跨足設計、音樂、藝術、教育和戲劇領域,錦的優勢在於能夠綜合不同領域的想法和實踐經歷,輕鬆地利用不同的方法與觀眾和學習者互動,讓他們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其中。她的大型裝置作品 Sky Kave,繼首次獲新加坡國際藝術節(2018年5月)委託後,先後也獲共和理工學院藝術節(2018年10月)和晝夜璀璨藝術節(2019年1月)委託創作。此外,錦也與不同的藝術人或團體合作創作戲劇表演,如 Project Utopia(2019年)和 Poppy(2020年)的 Songs of Tau。她與 Kamini Ramachandran 的最新合作作品 O/Aural Waves(Textures,2020年3月,以及濱海藝術中心,2019年10月)是一個混合型作品,結合了故事、現場擬音以及佈景裝置。為了實現抱負以及創造跨越形式的觀眾體驗,她一直堅持不懈地設計能夠挑戰和改變固有觀點的作品,尤其是與社會議題相關的題材。錦於2021年完成教育學與教育實踐碩士學位(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拉薩爾藝術學院),目前是實踐劇場的藝術工作者。

劉常慶/音樂暨音效設計
劉常慶是新加坡聲音設計師兼藝術家,受過傳統大提琴訓練,以有機和電子聲音元素,創造出有質感的音景。他的創作受到極簡主義、電子音樂和環境音樂流派的影響,創造出有機和電子聲音元素共存的空間。常慶也是電子環境音樂四重奏Canvas Conversations 的成員,此組合在2015年的Noise Singapore Award獲獎,也在2016年的新加坡雙年展演出 。常慶在2019年以The Watching(肥料廠),被提名海峽時報 「生活!戲劇獎」中的最佳聲音設計獎項。

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
濱海藝術中心是新加坡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作為一個屬於大眾的表演藝術中心,濱海藝術中心每年為新加坡多元文化社群呈獻一系列舞蹈、音樂和戲劇等多類型節目,同時也把藝術的歡樂與鼓舞人心的感動,傳遞給包括年長者、青年以及孩童在內的弱勢群體。在每年共約3,500場的演出與活動中,超過70%屬於免費節目。濱海藝術中心與本地、區域和國際藝術家密切合作,從而促進藝術的拓展及創作、拓寬藝術的疆界並且激發觀眾對藝術的興趣。濱海藝術中心也竭力為業界拓展劇場技術潛能。濱海藝術中心是由濱海藝術中心有限公司,一公共性質的非營利慈善機構營運管理。

製作團隊

委託創作/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

導演/鄧寶翠
編舞暨舞者/蔣佩杉、林振發
動作共創暨表演者/郭沛珊、龍麗琴、吳敏寶、卓慧玲
音樂與音效設計/錦、劉常慶
演員/Ganapathy Balamurugan, Md Mukul, Rafique, Tahar Sarkar
剪輯/何延⽂
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珍⽂、翁惠敏
攝影指導/陳松光
燈光設計/陳得能
調⾊/佘家亮
製作人/謝⽟珊
副導演/Gayle Hariff
梳化/梁淑涵
視覺效果/林勤之
攝影助理:吳數⽂、鄒慧賢
攝影技術員/Spencer Jerrold Maximilian
攝影技術助理/林明藯、莊詩敏
現場錄⾳/洪慧璇
美術助理/李偉翔、李佳靜
美術助理實習⽣/李佳璇、吳⼦欣

《我在,不在?》為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委託創作作品,也是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與香港大館-古蹟及藝術館合作之《舞蹈風景》計畫所呈獻舞蹈影片作品之一。

×

會員獨享

  • 年度系列節目票券早鳥預購
  • 主辦節目票券優惠8折起;鼓勵藝術紮根,學生會員享75折優惠
  • 商場消費優惠
  • 會員專屬活動
  • 點數兌換好禮
  • 生日回饋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