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國家歌劇院全年以三大主軸規劃年度演出,生命初發、萬象更新的春天是聚焦科技新藝的「歌劇院-臺灣國際藝術節(NTT-TIFA)」,
今年「遇見巨人」11 檔節目,不僅大師雲集,經典競出,更有在歷史軌跡與時代印刻間的新創觀點!
94歲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於今年6月底世界首演的《為什麼?》,回到內化的精神核心,思索劇場、人的本質;57歲指揮大師帕佛.賈維與阿姆斯特丹皇家大會堂管絃樂團帶來古典音樂經典中的經典貝多芬、布拉姆斯與華格納的作品;45歲編舞家阿喀郎.汗今年獲勞倫斯.奧立佛大獎新作《陌生人》,一場「尋訪事不關己卻深陷他鄉的戰事」是他「最貼近自己成為藝術家的個人旅程」獨舞。
大師未必年高德劭,經典也不見得正襟危坐,《一主二僕》令人耳目一新,已經說明了這一點。歐洲劇場全才導演雅克普・奧勒伯以默劇與Live滑稽樂曲向默片喜劇先驅巴斯特・基頓致敬,將默片時代的幽默展現無遺。張艾嘉與嚴俊傑的《曖魅》朗讀與音樂從鬼魅怪談主題入手,挑逗古典音樂經典中的魔性與炫技。還有《指環》的大結局《諸神的黃昏》,再再刷新觀眾對「大師經典」的想像。
從今年「遇見巨人」各檔節目反映了目前國際表演藝術的趨勢:跨界已是日常,而在界域消失之下,考驗著藝術家能否以無畏的勇氣,面對創作的本質。雲門舞集前後任藝術總監林懷民、鄭宗龍與陶身體劇場藝術總監陶冶互為對方舞者編舞,挑戰舞團(舞者)經年累積的肢體語言。平珩與舞蹈空間所在的皇冠劇場或許小巧,但提供創作平台給國內外編舞家,30年來平台作大,精神大器、沒有邊界。小劇場導演邱安忱邀請京劇導演戴君芳,在《白色說書人》中結合光影剪紙、布袋戲、紙紮等多樣展演元素,獨自一人演繹七個角色。2007年以交響入樂的新編京劇《快雪時晴》深入人心,卻在更深的層次上丟出一個問題:絕世珍品《快雪時晴帖》該屬於誰?然而跨界只是一個表現的手段,關鍵在於藝術家是否敢於追尋意義。就像唐美雲身上就有福路和西皮兩派的路線歸屬,她在《月夜情仇》中直接碰觸兩個路數之爭。畢竟,藝術家要傳達自己的本質,自然就會在各種表達的方式之中找到自己的路。
大師之所以能成為大師,也在於能否無畏面對本質;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正是因為能超越界域的限制。
臺中國家歌劇院 藝術總監 邱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