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舞影與腦力激盪:劉孟捷給NTT的鋼琴音樂禮讚
文/焦元溥
「我不知道你這麼喜愛歌劇?」
「何止喜愛,我還為了歌劇去學義大利文呢!到現在有機會還是想去義大利,邊旅遊邊聽歌劇!」
©郭芳維
幾年前和劉孟捷老師提到我在NTT的瘋歌劇系列,除了驚喜,他也熱情分享了對這門藝術的熱愛,而這也反映在他的演奏。「鋼琴不唱歌的時候,那是全世界最無聊的樂器了。」大師堅尼斯(Byron Janis)這句話,正點出鋼琴演奏最困難之處:唯有掌握讓這個打擊樂器「唱歌」的本領,才是真正的高手。2025年劉孟捷為NTT量身打造的2場獨奏會,第一場堪稱歌聲舞影,9首樂曲來自7部歌劇(全都在「瘋歌劇」系列介紹過)。它們風格、時代各異,但皆有優美曲調和絕妙設計,對應的鋼琴作品涵蓋各種刁鑽技巧,有舞蹈有詠嘆,有鋼琴化的交響巨作,也有綜合式的歌劇幻想,不變的則是對歌唱線條的絕妙表現,可謂具體而微的鋼琴演奏百科全書。
比方說,葛拉納多斯《哥雅畫冊》以作曲家高度個人化、化即興於樂曲的記譜著名,難彈卻也迷人,洋溢獨一無二的親密感。鋼琴巨匠布索尼寫的曲子常有哲學思考,他的《卡門幻想曲》以歌劇第四幕發想,融合先前關鍵段落來重述故事,展露燦爛技法卻也不忘悲劇結尾,確實觀點獨到;今年正逢《卡門》誕生150年,這首正是最好的紀念。李斯特改編的《唐懷瑟》序曲,是鋼琴文獻經典中的經典。雖然要求高段演奏技巧,特別是排山倒海的八度音程,卻也是忠實原作、不為炫技而炫技的改編。NTT在疫情期間排除萬難,製作了全國人陣容,華格納《唐懷瑟》巴黎版小編制改編的臺灣首演,劉老師排出此曲,也是NTT10週年最好的回顧。至於陳宣堯改編的《憨第德》序曲,多數樂迷都還無緣一聽,究竟成果如何,大家都很期待。
©郭芳維
歌劇寫作雖說包山包海,最少出現的譜曲技法就是賦格。這個曲類要求最嚴格的對位技法,和自由自在的歌劇本質上相當衝突,以致作曲家通常不到特殊關頭不會安排。譬如威爾第在《法斯塔夫》、理查・史特勞斯在《奇想曲》確實放了賦格,而這兩部也是他們的音樂戲劇告別作,人生最後的歌劇。既然如此,劉孟捷第二場獨奏會以賦格為主軸,正是和歌劇最巧妙的對應。只是賦格千千百百首,他選亨德密特與巴伯的奏鳴曲,又是一份隆重大禮:亨德密特,這位才華洋溢,集作曲家、中提琴家、音樂理論家與指揮家於一身的全能音樂家,一生創作豐富也演出豐富。他的音樂自成系統,一聽就可辨認出其原創風格,理論與實務相輔相成。他曾名列金氏紀錄「譜曲最快」的作曲家,疾筆之外也能醞釀細活,其第三號鋼琴奏鳴曲就是明證。此曲第四樂章不只是賦格,還是以兩個主題為發展的雙重賦格,華麗豐富又堅定執著,最後兩個主題交織為一,在結尾逼出宏偉的凱旋氣氛,可謂驚人智力的偉大呈現。
©郭芳維
巴伯本身就讀於寇蒂斯音樂院,是劉孟捷的大學長,劉孟捷也以精湛的巴伯詮釋聞名。他的鋼琴奏鳴曲堪稱博古通今,既運用二十世紀當代和聲和十二音技巧,卻也將其展現於奏鳴曲式、帕薩卡亞舞曲和賦格之中,等於綜合西方三四百年的音樂寫作成果。終樂章的賦格,不只演奏技法極其艱深,還能融入切分節奏、藍調和聲與美國西部音樂素材,於嚴謹作曲章法下揮灑出巨大音樂能量,是最具代表性的美國音樂作品之一,也名列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賦格。
有通俗可親的歌劇主題,有無所不能的賦格萬象,欣賞劉孟捷為NTT帶來的這2場獨奏會,你也將欣賞到鋼琴全方面的能耐與魅力。希望大家珍惜機會,讓這2場演出成為你2025年最美好的回憶。
2025 NTT遇見巨人—劉孟捷鋼琴獨奏會
2025/10/31(五)19:30
2025/11/02(日)15:30
|立即購票:https://npacntt.tw/n01uAV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