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國家歌劇院】
3/7(六)-5/31(日)
歌劇院2020台灣國際藝術節

圖片

科技藝術。仍是需要人性溫度

2018年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NTT-TIFA)以「21世紀的多重連結」為策展主題,2019年初宣告的歌劇院四位駐館藝術家中:王連晟、莊志維兩位是新媒體藝術家,年底「歌劇院#數位11月」從展覽、影展、工作坊到國際交流論壇,「掌握臺灣科技藝術發展的脈動、促成科技在跨領域藝術創作上的運用」已然成為歌劇院核心發展特色之一。

2020年NTT-TIFA的策展儘管有明顯的科技意涵,但不論是從數位技術發展出來的作品,或是以科技做為藝術表現的工具,都可以看到從文本出發的情感連結與人性,而不是受制於科技,這才是能深刻感動人的Live劇場作品。馮德艾的室內歌劇《消逝》與周東彥的《光年紀事:臺北—哥本哈根》傳遞母子或父子親情糾結:生在世間的親人與活在思念中逝去的親人,以投影技術模糊了現實與回憶、生與死的界線。北歐野獸舞團的《奪愛最終回》,雖是舊愛與新歡的「肢體對戰」,我們卻立刻能對應到科技(遊戲)以「第三者之姿」入侵,令我們「生活秩序大亂」的莞爾!

蘇文琪的《微輻∞ 》與蘇威嘉的《看見你的自由步》令我們轉換了觀看的角度,透過科技裝置,觀眾在觀賞時成為作品的一部分。荷蘭視覺導演馮魏昆《影像協奏曲》與王連晟《無光風景》都是運用程式即時演算,前者讓影像跟著指揮洪毅全的演繹隨時調整速度,一反既定的聲音跟著影像走的印象;而後者以「眼盲」的舞者穿戴上感應互動裝置,企圖打破許多重覆或是日常某些既定事物。王嘉明《閒情・偶寄》透過莊志維的新媒裝置,任演員遊走於明末清初李漁的微觀世界中。

勒帕吉《在月球的彼端》、米勒《爆發年代》雖然運用的都是已然成熟的劇場技術,卻都不約而同探討二戰後到美蘇太空探索爭霸期間,各種社會議題與個人自我的發展。米勒曾長期與勒帕吉的機器神劇團共事,這次兩齣獨角戲都是一人分飾多角(前者一分二、後者以一當百),其中的精彩不言而喻!

在許多傳統的表演藝術中,觀眾一直是演出的一部分,或在演出當下回應台上議論,或直接表達對劇中人事物的針貶,然鏡框式舞台一定程度上疏遠了觀眾與演員的距離。現今科技介入藝術,又拉近了彼此的隔閡。也或許觀眾與劇場之間的距離從來都沒有改變,純粹是觀看的角度問題。期待科技的發展與便利,改變了我們觀看的方式與角度,也因而有了不同的新體驗。

—— 臺中國家歌劇院 藝術總監 邱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