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T-TIFA 歌劇院台灣國際藝術節 | 臺中國家歌劇院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Sanne Peper / Sakamoto + Takatani Time

It's About TIME

臺中國家歌劇院 藝術總監 邱瑗

去年春天,歌劇院推出了新的系列 Arts NOVA,希望在一年之初,帶給觀眾新的眼界、新的想像。

今年,我們從「時間」切入。劇場是時間的藝術,可以穿越古今、濃縮歲月,甚至可以脫離時間限制,去做夢、去幻想,去和不同維度對話。

人的天命有限,終有一死,所以討論「時間」不免令人感到憂慮。All right. Good night. 帶我們搭上2014年從吉隆坡飛往北京那班憑空消失的馬航客機,飛機上的兩百多名乘客從此下落不明,在生死之間存疑;導演將這場意外對比罹患失智症父親,常年累積的記憶時而存在、時而消失,究竟是親愛的爸爸,還是家裡的陌生人?

每個人的臉上,多少都有父母親的印記,《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 Ⅲ》舞蹈家余彥芳以逝去的父親為題,透過模仿父親的語言、動作到講話神態,在他曾經工作的印刻店裡,尋找「此曾在」的記憶,像是提取思念的儀式,試圖化記憶為現實。

歌劇院駐館藝術家陳武康延續對東南亞文化的關注,有感於移民家庭面對親人離世、或在異地遭逢不測時,習俗及儀式感的消失,《無奈中消失也是積極中的幸福》將從臺中東協廣場的田野調查開始,透過死亡故事的採集,進行回憶的儀式。

日本作曲家坂本龍一於2023年3月底離開了世界,但他的音樂留了下來,編織成一齣夢幻能劇。TIME 的故事來自夏目漱石的短篇小說集《夢十夜》,做夢的男人癡守亡妻墳墓,完全失去了時間感,只因妻子允諾百年後會回來,直到墳上石頭長出一朵白色百合花,他才意識到已經過了一百年。

或者,一百年也只是一朵花開的時間?

在活著的有限時間裡,我們無法預見一切。我們嘗試相信直覺、星座、先哲們的話、還有眼見為憑,但音像藝術家吳秉聖試圖打破觀眾過往的感官經驗,《感覺的邊界》剝奪了劇場裡感官的主權,在沒有光、沒有聲響的環境裡,讓AI學習人類視覺、聽覺發展的過程,重新校準感官。

來自法國里昂的M&B雙人組讓多焦點同時在舞台上發生,一位舞者在半透明帷幕的3D投影立方體內舞動著,環繞身旁的影像根據她的動作即時以電腦生成,融合爵士、搖滾風格的豪華禮車樂團,則現場演奏伴隨著這一切發生。《晝夜切分點》像黎明、黃昏時分不停幻化的光影,在劇場中營造出魔幻時刻。

Sucks in the Middle 由擅長沉浸式劇場的洪唯堯編導,在舞台上設計出時空夾縫,讓觀眾在其間遊走,與不同時代、相似處境的人相遇,找尋過去、焦慮未來,用極度憂鬱的情緒,訴說30至40歲世代的臺灣人「卡在中間」的處境。

不管我們選擇什麼樣的未來,都必須以時間流逝為代價,因此人類嚮往與無限有所連結。「我們都是滾輪上的老鼠,受到本能的束縛,永無止境地追求。」音像藝術家 Max Cooper 3D 迷幻音像《神馳無限》將用華麗宏偉的電子音樂、覆蓋整座劇院的絢麗視覺影像,討論猶太教中的卡巴拉思想、數學的康托爾定理、繪畫中的透視法等不同領域的無限概念,在宇宙中為有限的生命找到定位。

科技還代表未來嗎?雷射曾帶有前衛、冰冷的工業感,媒體藝術家張方禹從創作歌手黃小楨的歌曲得到靈感,December Nite 創造了一個空間、聲音和人相互連結的立體聲光結構,溫暖而詩意。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也從冰島樂團 Sigur Rós 的音樂中,看到有著先進的巨幅LED屏幕,卻充滿原始、兇猛肢體張力的《毛月亮》。

劇場使人沉醉,因為它讓時間消失於無形,讓我們忘記憂慮自己。是時候了!一起進劇場享受今年的 Arts NOVA。

擁抱消失的一百種姿態,很美

獨立評論人 白斐嵐

在我們所處的數位時代,翻拍、複製、存檔變得無比容易。人們用音檔、影像回憶消亡的一切,已成為曾經存在的證明。至此,消失竟也成了一種奢求。像是某種悖論般,我們能如何捕捉消失?我們能如何擁有消失?或者,我們是否就此擺脫「消失」?

人腦意識數位備份的技術尚未發明(所謂新時代的長生不老藥?),「死亡」始終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終極消失,而生者得費盡全身力氣,以記憶抵抗遺忘──說話的聲音、衣服的氣味、一道菜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正如余彥芳《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III》自2019年首演至今,以身體重現與亡父相處的點點滴滴;每一次重演,也都成了記憶反覆銘刻的痕跡。又或如駐館藝術家陳武康《無奈中消失也是積極中的幸福》,延續多年投入的東南亞身體傳統與文化脈絡,此次從臺中東協廣場出發,聚焦定居中部地區的移工、新住民與留學生,透過死亡故事採集,探討當「生死儀式」也在異鄉消失時,「異/移鄉人」如何重新面對生命與死亡。

死亡的反面是對生命的慾望,而生者藉儀式對抗死亡其來有自。十九世紀西洋繪畫圈曾風行一時的「亡者肖像畫」則為一例,讓畫家看著遺體想像他們活著時的情境與樣貌,彷彿可藉有形肖像反轉肉身之消亡。這招埃及人也用過了。只不過,他們相信的是靈魂不滅與輪迴轉世,於是要將屍身防腐做成不朽的木乃伊。屍體沒復活,倒是留給後人隔著櫥窗觀賞。然而,看著擅長以幽默荒謬手法處理死亡議題的比利時靜物劇團(Still Life),在《這就是人「身」啊!》(Flesh)劇中呈現四段黑色短劇,無論是演員抹著默劇白妝、躺在病床上扮演死者,或是全身纏繞整形繃帶好似木乃伊,都似乎再度模糊了肉身與屍身、死亡與活著的界線。

誰說死亡只存在於肉身?有時,喪失記憶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死亡。曾多次來臺、作品向來深受臺灣觀眾喜愛的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總是將看似稀鬆平常、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化作充滿玄妙巧思的劇場魔法。此次由主創成員海爾嘉德.郝珂(Helgard Haug)擔任導演,帶來 All right. Good night.──這是馬航MH370客機在印度洋上方憑空消失前,駕駛艙聯絡塔台的最後一句話。與導演父親罹患失智症的過程兩相對照,雙線並進,搭配扎弗拉昂室內樂團現場演奏,深刻刻劃人類意識失去座標定位的迷航。

如果肉身抑或意識的死亡不是終點,人類可以如何跨越消亡之邊界以追求無限?坂本龍一與 Max Cooper 兩位音樂大師,各自對「時間」做出挑戰,給出看似迥異卻又互為表裡的答案。坂本龍一的夢幻能劇TIME便以時間為題,彷彿預示自身將臨之死亡(作曲家本人也因罹病,未能出席首演)。故事結合夏目漱石文學作品與傳統能劇,描述一名等待死去妻子回來的男子,直到周遭石頭長出一朵百合花,才知道已經過了一百年。劇中如夢境般高度抽象的敘事,呈現另一種非線性的時間軸,在能劇不合拍的「亂拍子」(Ranbyoshi)之間吸吐迴盪。

至於Max Cooper同樣破題的3D迷幻音像《神馳無限》,則在感官與意識雙重沉浸的超凡體驗中,探索人類對於「無限」的渴望。無論視覺或聽覺,皆以縝密結構重複堆疊,無盡繁衍,試圖為紊亂人世重建宇宙規律。Max Cooper的作品很像以聽覺打造建築空間,令人好奇進入歌劇院劇場空間後是否另有聲響效應。

肉身與否,科技終究為人類擴大了感知的邊界,這也是歌劇院2024年Arts NOVA系列作品一大亮點──來自法國里昂的科藝創作M&B雙人組加上豪華禮車樂團(Limousine)的組合、張方禹與韓承燁的音像作品、近年備受期待的新生代創作者洪唯堯,以及新古典室內樂團以聲景再現江賢二幻畫世界,都挑戰了劇場的瞬間消亡與感官蔓延。但在人類格局之外呢?那些無法參透的朦朦朧朧,就像雲門鄭宗龍好評之作《毛月亮》,自冰島獲得靈感之冷冽地景,更有後搖滾天團Sigur Rós空靈幻樂,召喚遠古預言於未來世界。

無論消失是否無可避免,是否還令人眷戀──人類擁抱消失的一百種姿態,很美。

超維度╳光之曲幕 reCONNECT 2024: NEW CANVAS

Dimension Plus╳T.A.P.Project reCONNECT 2024: NEW CANVAS

2F 大劇院前廳2F Foyer

  • 演出時間

    3/16 20:00
  • 3/17 20:00
  • 展覽時間

    2/10 - 2/12 每日15:00
  • 2/13 - 5/10 每日18:00

新古典室內樂團─聲景音樂劇場《極境尋光─走進江賢二》

Neo-Classical Chamber Ensemble Pursuing the Light Ahead—Into PAUL CHIANG

中劇院Playhouse

  • 3/30 19:30
  • 3/31 14:30

M&B雙人組╳豪華禮車樂團《晝夜切分點》

Adrien M & Claire B╳Limousine Équinoxe

中劇院Playhouse

  • 4/19 19:30
  • 4/20 14:30
  • 4/20 19:30
  • 4/21 14:30

洪唯堯 Sucks in the Middle

HUNG Wei-yao Sucks in the Middle 

中劇院Playhouse

  • 5/17 19:30
  • 5/18 13:00
  • 5/18 16:00
  • 5/18 19:30
  • 5/19 13:00
  • 5/19 16:00

新藝計畫
吳秉聖╳邱俊霖╳劉承杰
《感覺的邊界》

Emerging Artists Project 
WU Ping-sheng╳Andy CHIU╳Jie LIOU The Boundary of Sense

小劇場Black Box

  • 5/18 14:30
  • 5/18 19:30
  • 5/19 14:30

2023-2024歌劇院駐館藝術家陳武康《無奈中消失也是積極中的幸福》

2023-2024 NTT Artists-in-Residence CHEN Wu-kang Dance a Dance to Remember

小劇場Black Box

  • 6/8 14:30
  • 6/8 19:30
  • 6/9 14:30

購票資訊


12/8(五)12:00 - 12/15(五)11:59 歌劇院會員預購
12/15(五)12:00 全面啟售

【會員早鳥限時優惠】

12/8(五)12:00 - 12/15(五) 11:59 序曲卡、NTT市民卡、藝文市民、劇院卡會員預購75折

【套票優惠】

凡挑選2024 NTT Arts NOVA 系列大劇院節目2檔、中劇院節目2檔、小劇場節目1檔,任5檔節目各一張(含)以上,不限張數享8折優惠,並加贈歌劇院會員資格(限新辦,效期於2024/5/1至2025/4/30)

【一般購票優惠】

歌劇院會員:

序曲卡8折、NTT市民卡8折、藝文市民8折、劇院卡9折、忘我會員75折、學生會員75折(限購 1 場 1 張)

兩廳院會員、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會員、NSO之友 9 折

信用卡購票: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玉山銀行、台新國際商業銀行、永豐商業銀行、台北富邦銀行 9 折

5折優惠:

身障人士及其必要陪同者1人、65歲以上年長者

團票優惠:

單一節目購買20張以上,請來電04-2251-1777 洽詢

注意事項:

各種優惠僅能擇一使用。 套票退票需整套辦理,無法以單張票券申請退票。如購買不同場次票券,最遲需於首場演出日1日前(不含演出日)辦理;套票恕不接受換票。

【青年席位】

成年禮金五折優惠:於OPENTIX網站或APP使用100點(含)以上文化幣折抵票價,即可享有5折優惠;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成年禮金青年席位:於OPENTIX網站或APP使用文化幣全額支付,每席優惠票價300元;席次有限,售完為止

【中臺灣超級學生方案】

凡設籍於苗栗、彰化、臺中、南投、雲林縣市或在前述縣市之教育部立案公私立各級學校,具歌劇院學生會員身份者即可購買。

每場限購1張。入場須出示學生證,未出示證件者請於現場補足全價差額,並加收100元補票手續費。 票價與座位區域依該節目公告為準,詳見OPENTIX售票網頁。

Ticket Information


NTT Member pre-order from 8th December.
Tickets available from 15th December.

Early Bird Discount

From 8th to 15th December, 25% off regular ticket price for NTT Members.
No limits on price categories and amount of tickets.

NOVA Ticket Package

20% off on tickets of any combination that includes 2 Grand Theater programs, 2 Playhouse programs, and 1 Blackbox program (a total of 5 programs or above) from the 2024 NTT Arts NOVA Series. This package also includes a complimentary membership of the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limited to new registrations, valid from May 1, 2024, to April 30, 2025)

Other Discounts

10% - 25% off for NTT membership holders.
10% off for National Theater and Concert Hall,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Weiwuying) and National Symphony Orchestra membership holders.
10% off for CTBC Bank, E.SUN Commercial Bank and Taishin International Bank, Bank SinoPac and Taipei Fubon Bank credit card holders.
50% off for disabled persons plus one companion, and senior citizens 65 or above (ID required at entrance).
25% off group ticket price for groups of 20 or more per program.

Only one discount may apply per purchase. Tickets purchased as a ticket package can not be individually returned or exchanged. Group ticket discount does not apply to Before Fading Away.